一、項目概況
本公益橋位于寧夏回族自治區固原市西吉縣泉兒灣村,泉兒灣村學校位于泉兒灣河(深度近30米溝谷)邊,沿泉兒灣河兩側有縣道,學生及村民跨越泉兒灣河通過一條小路及簡易橋梁實現。由于泉兒灣河為季節性河流,洪水深度為4~5米。在水位不高時,學生及村民通行困難,在逢洪水期學生及村民無法通行或通行十分危險,需要繞行5公里。當地村民一直盼望修建一座人行橋梁,以實現安全、方便出行。
2016年8月,受茅以升基金會委托,重慶交通大學向中富教授與固原市交通局陳昊副局長、楊忠余科長一起對固原市西吉縣、原州區內四個橋位進行了踏勘,針對橋梁建設迫切程度及交通發展連著你我他“茅以升公益橋—小橋工程”建設條件,推薦將固原市西吉縣吉強鎮泉兒灣人行橋為“茅以升公益橋—小橋工程”首座橋梁進行建設,現已得到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及交通運輸部的同意。
2016年10月施工進場工程開工。
2016年12月簽署四方合作協議書。
2016年12月工程竣工。
2016年12月30日,交通發展連著你我他“茅以升公益橋—小橋工程”的首座茅以升公益橋在西吉縣吉強鎮泉兒灣村建成通行。交通運輸部直屬機關工會主席董海安、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茅玉麟、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副院長王先進、重慶交通大學紀委書記宋飛、土木工程學院教授向中富、寧夏路橋黨委書記、副董事長柳建新,市領導陳濟丁、周文貴及建設單位、科研機構、大專院校、志愿者等相關單位的負責同志共同見證了西吉泉兒灣茅以升公益小橋的竣工儀式,并和泉兒灣小學的孩子們共同走過小橋,走進西吉縣吉強鎮泉兒灣小學,召開了“以匠心精神建公益橋”座談會。
主辦單位:交通運輸部直屬機關工會、交通運輸部科學研究院、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
捐建單位:交通運輸部直屬機關職工、寧夏路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建設單位:固原市西吉縣交通運輸局
設計單位:重慶交通大學
施工單位:寧夏路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固原市交通運輸局
二、技術標準及橋梁構造
泉兒灣人行橋為跨徑22米的工字鋼簡支梁橋,橋梁全寬2.5米,采用輕型橋臺樁基礎。
三、社會效益
泉兒灣茅以升公益小橋的建成通行,解決了120余名希望小學學生上學難和680余名村民過河難得問題,對促進產業發展、美麗鄉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感謝各方的捐助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