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9月7日下午,由中國科學院和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聯合舉辦的,“科學與中國”院士專家巡講團報告會在六安一中舉行。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趙國屏教授作了題為《不忘初心,方得始終》精彩報告。

      報告會伊始,趙院士滿懷深情地回憶了自己的成長、求學、工作的歷程,向同學們毫無保留地分享了他的人生感悟和經驗。從青少年時期開始,趙院士就培養起了對生物學的濃厚興趣。文革期間,他上山下鄉,來到貧困落后的農村插隊,盡管缺衣少食,卻從未放棄過學生物的志向。扎根農村十年,不僅豐富了自己的人生閱歷,更堅定了自己的理想。

      而立之年,趙院士考入了復旦大學生物系。本科畢業后,又到美國普度大學深造。普度嚴謹的學風,淘汰制的壓力讓他終身受益,他特別希望同學們能夠勇敢地面對學習中、生活中的壓力和挑戰,這樣才能讓自己達到一個更高的水平。

      學成歸國后,趙院士馬不停蹄地投入到了生物學的研究工作中,為我國生物學的發展做出了卓越貢獻。2003年,為了研究中國非典流行過程中SARS冠狀病毒的進化規律,趙國屏院士和他的同事們,多次冒著被感染的危險奔赴疫區,調查情況,開展研究,這體現了趙院士作為一位科學家“以天下為己任”的責任感和奉獻精神。聽到這里,同學們深受感動,為趙院士送上了熱烈的掌聲。

      趙院士指出,“不是天分,而是你的態度,決定了你的人生高度”,要想在科研領域有一番成 就,就必須踏踏實實,靜下心來,不浮躁,才會有所收獲,為同學們的學習指明了方向。“不忘初心,方得始終”,作為有志向的中學生,應有高度的社會責任感,立志做一個有用的人,為社會的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要在有限的人生中創造出更多的價值。他還認為,同學們應該理性地對待網絡上繁蕪叢雜的的信息,不盲從,不偏信,不要迷失方向,要有自己的識別力和判斷力。趙院士獨到深刻的見解、嚴密辯證的思維和嚴謹認真的態度,讓同學們受益匪淺。趙院士告誡同學們要胸懷大志,勇擔重任,仰望星空,腳踏實地。

      在互動交流環節,同學們就生物學有關知識、人生的理想和學習上的取舍等方面的問題向趙院士提問,趙院士都一一做出了精彩的回答,贏得了同學們一陣又一陣的掌聲。趙院士此次抱病前來講學,一中的學生給他留下深刻印象,他希望一中學生要志存高遠,具有家國情懷,要有做院士乃至頂尖人才的理想,為此,他留下了自己的郵箱地址,歡迎有興趣的同學隨時和他交流。

     考慮到趙院士70多歲高齡,旅途勞頓,身體有恙,講座安排一個小時,結果進行了三個多小時。趙教授以他人生經歷為主線,以生物學研究為維線,經緯交織,內容豐富,語言風趣幽默。同學們為他的科學人生、奉獻人生、報國人生、學術人生深深感染。講座結束后,仍有意猶未盡的同學留下來同趙院士深入交流,紛紛表示樹立理想,堅定信念、勤奮學習、努力拼搏,勵志成為像趙院士那樣的頂尖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