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9日至15日,應臺灣土木水利工程學會邀請,由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組團,中鐵上海設計院薛新功院長任團長,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沈春革副秘書長任總干事,由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西南交通大學、北京交通大學、河海大學、青島理工大學、成都市新筑路橋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尚德建設集團有限公司等單位組成的訪問團一行18人赴臺參加了“2018年海峽兩岸土木工程及軌道交通學術交流活動”。本次交流活動以“軌道交通建設與安全技術研討會”為主題,活動內容包括考察臺灣部分土木工程、召開座談會、學術研討等形式,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這是繼2000年以來,茅以升基金會的第19屆赴臺交流活動,也是實踐茅老當年所說的“在兩岸統一之前,兩岸的科技工作者各建一座引橋”的又一次有價值的交流活動。
 

    訪問團在臺期間先后參觀了嘉義高鐵車站、臺灣大學土木館、臺灣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臺北轉運站等地,并做了“2018年海峽兩岸土木工程及軌道交通專題研討會”。
 
    訪問團體驗了乘坐臺灣高鐵和地鐵的接駁,在臺灣大學土木館,聽取了臺灣大學的專家關于抗震技術經驗及其在臺灣大學土木研究大樓抗震設計中的應用的介紹,該大樓是最新隔震技術的典型應用案例。在臺灣地震工程研究中心,觀看了研究中心宣傳片,臺灣專家介紹了多次臺灣地震前后的管理機制和災后重建經驗,兩岸專家就此進行了積極的討論。
 
   
    訪問團此次參觀的重點項目臺北轉運站,是綜合交通、商業、住宅、寫字樓為一體的立體式客運轉運站,該轉運站的建造單位的代表臺灣日勝生活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沈錦鵬帶領參觀,并進行了詳細的講解。
 
   
    在“2018年海峽兩岸土木工程及軌道交通專題研討會”上,訪問團與來自臺灣土木工程界方面的專家學者進行了學術交流。會上,臺灣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理事長王炤烈和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兩岸交流團團長薛新功分別致辭。王昭烈理事長表示兩岸在工程建設領域可以優勢互補,未來為建設更好的土木工程貢獻力量。薛新功團長表示,臺灣在工程建設的時候非常具有前瞻性和創新型,是大陸值得借鑒的地方,同時還號召海峽兩岸的高校都來參加明年在重慶舉辦的“全國大學生‘茅以升公益橋—小橋工程’設計大賽”。

 

    大陸和臺灣訪問團共有6位專家進行了“軌道交通建設與安全技術研討會”方面的專題報告,王昭烈理事長介紹了臺灣桃園機場軌道建設的中面臨復雜地形和地質情況下,在橋梁架設和隧道施工方面的挑戰及應對策略,并對臺北車站和機場候機樓進行了介紹;本次大陸交流團團長薛新功對當前中國鐵路發展與技術創新方面進行了介紹。臺灣交通專家鐘維力、中央大學王仲宇和大陸專家北京交通大學高亮分別就軌道交通安全運營機制及健康監測方面進行了介紹,一致表示后期的運營管理和健康監測工作是鐵路安全運行的重大保障課題,學界及產業界要進一步密切聯系,加強互動,共同攻克一些技術難題。西南交通大學趙人達教授對地聚物混凝土的最新研究技術進行了介紹,活動氣氛友好熱烈。
 
   
    本次考察和交流活動受到與會兩岸同行的高度評價。訪問團通過參觀臺灣典型土木工程,感受到臺灣在城市規劃、工程建設、后期運營等方面有較好的實踐經驗,對于大陸在全過程工程規劃設計,特別是后期運營方面供了重要參考。通過參觀臺北轉運站和體驗乘坐臺灣高鐵,充分感受到臺灣高鐵基礎設施的便捷換乘、運營高效、技術經濟與節能環保特性,對于進一步提升大陸高鐵的精細化設計和建設管理水平有重要作用。訪問團也對臺灣高鐵增強舒適性提出了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