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是脫貧攻堅決戰決勝之年

是科技大國轉變為科技強國之年

2020注定是熠熠生輝之年

在新年伊始 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

強勢開啟2020新征程

只爭朝夕,不負韶華

      1月8日晚,2020年的第一場瑞雪,紛紛揚揚灑落革命老區安徽六安,讓久旱的大別山如浴甘霖。

      1月9日正值茅以升先生誕辰124周年,基金會在安徽省六安市舉行了一系列活動,以此弘揚和傳承茅以升先生“愛國、科學、奮斗、奉獻”的崇高精神。
 

      9日一早,冒著凜冽的寒風、踏著厚厚的積雪,茅玉麟理事長前往安徽省六安市百年老校六安一中,為茅以升班學生講授“最美奮斗者——茅以升先生”事跡。茅理事長向同學們講述了茅以升青年時期的求學之路和錢塘江大橋建橋、炸橋、復橋的過程及茅老關心青少年等方面的故事,帶領學生走進茅以升先生的世界,激發了學生們的家國情懷和責任擔當精神。

      1月10日,與會人員轉站到金寨縣,舉行了“茅以升公益橋——金寨圓夢橋”座談會。基金會理事長茅玉麟、中國國家鐵路集團工程管理中心原總工程師盛黎明、中國鐵建股份有限公司黨委宣傳部輿情管理辦公室黃煊、中鐵第五勘察設計院集團有限公司技術研究處桂婞、廣東新科態節能減排技術研究所有限公司王曉以及在金寨縣委常委、副縣長李炎、金寨縣交通局主任張永昊等相關人員出席了此次座談會。會上,茅玉麟理事長表示,2020年基金會將會同金寨縣政府,在花石鄉大灣村、槐樹灣鄉皮定均紅軍小學附近開展兩座公益橋的援建工作,助力金寨脫貧攻堅,讓老區孩子的求學之路更平坦更寬廣。

      “扶貧先扶志,扶貧必扶智”。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戰略思想,助力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基金會積極響應國家提出的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和連片扶貧、精準扶貧號召,通過建設“茅以升公益橋”項目,為我國貧困地區的少年兒童架設安全求學之橋。

      紅色六安,革命老區中的一顆耀眼明珠。在艱苦卓絕的革命戰爭年代,這里先后有200多萬人參軍參戰,近百萬人英勇犧牲。作為脫貧攻堅的主戰場,基金會在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縣、開國將軍第二縣——六安市金寨建設了一座座公益橋。


鐵道工程師金寨圓夢橋

中鐵建大橋局金寨圓夢橋

      2020年1月10日,“茅以升公益橋——春曉金寨圓夢橋”,在金寨縣湯家匯鎮瓦屋基村建成通行,這也是基金會在金寨修建的第三座茅以升公益橋。此橋由社會愛心人士王曉捐款20萬元建設,橋長50米,寬5米,高6米。此橋直接通往金寨縣列寧小學,橋建成后孩子們不用再讓家長涉水背過河或長距離繞道上學了。

      列寧小學其前身是1930年由縣境內蘇維埃政權創辦的“六區一鄉列寧小學校”,是鄂豫皖蘇區建立最早的列寧小學之一,其光輝的歷史已錄入《中國教育大辭典》。現為六安市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原本要舉行的簡單的通車儀式,因為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雪而取消,與會人員只好通過當地群眾傳來的照片,隔屏望橋,在心中把美好祝愿獻給瓦屋基村的百姓們和列寧小學的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