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0月25日,貴州省黔南州三都縣 “茅以升公益橋——明月橋”竣工通行儀式在月亮村舉行。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理事長茅玉麟、秘書長邱慧、北京交通大學副校長高艷、對外聯(lián)絡合作處副處長張博、土建學院書記馬強等嘉賓以及黔南州副州長文海濤、縣委常委、統(tǒng)戰(zhàn)部部長潘政偉等當?shù)厝藛T出席竣工儀式,儀式由三都縣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都江鎮(zhèn)黨委書記韋學令主持。
 

“茅以升公益橋——明月橋”位于貴州省黔南州的國家深度貧困縣——三都水族自治縣都江鎮(zhèn)月亮村,跨越地甕小河。建橋之前,在雨水上漲時,村民無法過河,不得不繞幾公里的山路出行。為解決這一困難,基金會聯(lián)合北京交通大學共同建設了“茅以升公益橋——明月橋”, 此橋為3孔直徑3m圓涵洞公路橋,橋寬4.5m,項目工期約2個月,由北京交通大學教育基金會捐資,北京交通大學土建學院的學生考察勘測并提供初步設計方案。此橋的建成解決了當?shù)?00多戶村民出行難題,改善了當?shù)卮迕竦纳瞽h(huán)境,對促進當?shù)亟洕l(fā)展、美麗鄉(xiāng)村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竣工儀式上,茅玉麟理事長介紹了“茅以升公益橋——小橋工程”的緣起與發(fā)展歷程,強調其與國家脫貧攻堅的方針緊密結合,同時也高度肯定了北京交通大學在“茅以升公益橋”項目開展過程中所做的工作,并對未來公益橋項目的發(fā)展提出了殷切希望。高艷校長在講話中回顧了北京交通大學參與建設“茅以升公益橋——小橋工程”的情況,并感謝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交大校友和社會各界對公益橋項目的支持,這既是對茅以升精神的傳承,也為在校大學生搭建了知行合一、踐行公益的平臺。當?shù)卮迕窈蛯W生代表也分別進行了發(fā)言,表達了對基金會和北京交通大學的感謝。同時,當?shù)卣€分別向茅以升基金會、北京交通大學教育基金會和北京交通大學土建學院贈送了錦旗。


      “茅以升公益橋”是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為響應國家提出的建設新農村和連片扶貧、精準扶貧的號召,于2011 年啟動的社會公益項目,旨在為我國貧困地區(qū)的少年兒童架設安全求學之橋,同時也為高校土木工程專業(yè)的學子搭建社會實踐和社會服務的平臺。8年來,基金會先后推動社會有關方面在重慶、江西、云南、貴州、寧夏、安徽、湖北等地修建了17座“茅以升公益橋”,為當?shù)財?shù)千余名中小學生與數(shù)萬名村民解決了過河難問題。
 

      24日下午,茅玉麟理事長和高艷副校長一行來到抗戰(zhàn)時期交通大學在貴州平越的辦學舊址——福泉市,參觀了茅以升故居。福泉市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介紹了故居下一步的建設規(guī)劃情況。


      隨后,茅玉麟理事長應邀到福泉中學為茅以升班的孩子作《我的父親茅以升》專題講座,近300名茅以升班的師生參加了此次講座。福泉中學成立于1937年,其前身為國立唐山交通大學唐山工程學院兼辦平越中山中學高中班,茅以升為高中班第一任校長。近年,基金會還在福泉中學設立了茅以升班,旨在傳承茅老先生為黨為國奉獻終生的愛國主義情懷和在科研領域的嚴謹、創(chuàng)新精神,開展英才教育模式,為祖國培養(yǎng)優(yōu)質人才。
 

      在《我的父親茅以升》講座上,茅玉麟女士用親切的話語、真實的故事從“動蕩不安的少年時代”、“ 親手炸掉新建的大橋”“ 91歲高齡的新黨員”等11個方面帶領300余名福中學子走進茅以升老先生的世界,同學們紛紛表示茅爺爺?shù)某删褪莵碇灰椎模欢ㄒ^承和發(fā)揚茅以升“愛國、科學、奮斗、奉獻”的精神。


      此次活動旨在通過向茅以升班的孩子們講述茅老的故事,使茅以升班的同學們傳承茅老崇高精神、以茅以升先生為榜樣,為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貢獻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黔南州政府辦調研員朱惠蘭、福泉市人民政府副市長王喬順、福泉市和三都縣有關部門負責同志以及北京交通大學相關同志陪同出席上述有關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