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9月1日,由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以下簡稱基金會)資助的“茅以升公益橋—橫江橋”項目,在貴州省畢節市威寧彝族回族苗族自治縣羊街鎮建成通車。此橋長32米,寬7.5米,由高曉松先生捐資100萬元,北京工業大學、北京工業大學教育基金會、威寧縣交通局等單位援助建成。
    基金會副秘書長茅為中、北京工業大學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劉偉、北京工業大學教授胡江碧、北京工業大學茅以升班學生代表吳震東、威寧縣政府縣長助理陳旭洢、威寧縣交通運輸局局長馬勛、羊街鎮黨委書記吳天成、羊街鎮銀河小學原校長李威及各援建單位代表等參加了儀式。茅為中和劉偉、陳旭洢、馬勛共同為公益橋揭碑。該橋捐資人高曉松先生因故未能參加此次竣工儀式,但他一直關注小橋的建設,并對孩子們的上學問題十分關切,特地為竣工現場發來了視頻,表達對建設者的謝意和對孩子的期待。

    “茅以升公益橋—橫江橋”位于羊街鎮橫江中段,此橋的建成解決了周邊80戶,近400名百姓及學生的出行問題。此橋的修建源于2015年羊街鎮銀河小學原校長李威的一封信,信中描述到“每逢下雨的時候,孩子們上學、村民務農和出行都要涉水而過,給人民的出行帶來極大的安全隱患。遇上下暴雨的時候,河水暴漲,洶涌澎湃,孩子們無法趟過河水上學,學校經常被迫停課”。2016年阿里音樂董事長、知名音樂人高曉松先生應邀擔任“茅以升公益橋”項目推廣人,當得知銀河小學學生冒著生命危險涉水過河上學的情況后,他急人之所急,捐資100萬元人民幣,為銀河小學的孩子建一座安全求學之橋。這也是基金會的第一座由個人捐資建造的公益橋。

    在此次竣工儀式中,李威校長表示“這座橋是我們幾代人所期望的,在茅以升基金會和社會各界人士的支持下,這座橋今天終于建成了”;吳天成書記說“這座橋的修建,大大提高了群眾出行的便捷度,解決了一代又一代小學生上學過河難的問題,有利于地方農業產業及其經濟的發展”,橫江河阻斷了王家溝組和柯家溝組的小學生到銀河小學的上學路,有了這座橋,孩子們不用再繞很遠的路上學,大大縮短了上學時間,讓同學們可以安全上學。

    “茅以升公益橋”是基金會為響應國家提出的建設新農村和連片扶貧的號召,于2011 年啟動的社會公益項目,旨在為我國貧困地區的少年兒童架設安全求學之橋,同時也為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學子搭建社會實踐和社會服務的平臺。7年來,基金會先后推動社會有關方面在重慶、江西、云南、貴州、寧夏、安徽等地修建了13座“茅以升公益橋”,為當地數千余名中小學生與數萬名村民解決了過河難問題。

    今天羊街鎮的孩子們可以安全地過橋上學了,羊街鎮的鄉親們打開了通往世界的大門,但是全國還有許多孩子每天仍在冒著生命危險涉水上學,他們希望有座橋。我們呼吁全社會的愛心人士都來關心邊遠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涉水上學問題,用我們的愛心和善舉托起一座座助學橋,讓那些滿懷期盼的孩子們感受到祖國大家庭的溫暖,讓“茅以升公益橋”這項造福于邊遠地區孩子們的公益項目在更多貧困地區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