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8日,第三屆全國大學生“茅以升公益橋--小橋工程”設計大賽頒獎會在重慶交通大學圓滿落幕。本次大賽由基金會攜手共青團交通運輸部直屬機關委員會、教育部高等學校交通運輸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和教育部高等學校土木類專業教學指導委員會共同主辦。交通運輸部總工程師周偉、交通運輸部直屬機關黨委常務副書記柯林春、基金會理事長茅玉麟、基金會秘書長邱慧、重慶交通大學校長唐伯明、副校長黃承鋒等來自全國各地的嘉賓、參賽選手,以及交通運輸部原總工程師、基金會特邀專家鳳懋潤、香港土木工程署原署長、青馬大橋總工程師劉正光、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橋梁及結構工程分會秘書長,同濟大學教授肖汝誠、林同棪國際工程咨詢(中國)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全國勘察設計大師蔣中貴、招商局公路網絡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常務副總經理韓道均、浙江省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兼沿海板塊總工程師方明山等來自全國各地強大的專家陣容齊聚重慶交通大學出席了此次大賽及閉幕式。

      本次大賽以“愛心助力扶貧、實踐增長才干”為主題,依托茅以升公益橋建設項目,面向各高校土木和交通運輸類專業的學生開展,旨在動員大學生利用專業優勢,為貧困地區的待改建橋梁提供設計方案,幫助貧困地區群眾實現暢行夢,同時為大學生提供了解國情、踐行茅老“習而學”的工程教育思想的實踐途徑。

      大賽自5月啟動以來,得到了清華大學、同濟大學、香港中文大學、比利時魯汶大學等國內外39所高校的積極響應,共征集了87個參賽團隊的設計作品。每個入圍決賽的參賽隊伍都帶著精心制作的模型來到比賽現場進行展示,供專家和參賽選手觀摩。參加此次大賽的學生們利用暑期深入四川涼山州、湖北黃岡、河北保定以及重慶市的貧困地區開展社會實踐、橋址踏勘、實地論證,努力創造兼具公益性、科學性、實用性、經濟性的設計作品,充分展示出道橋學子的愛國情懷、專業素養、擔當精神。

      經過初選共有59支隊伍入圍決賽。11月6-7日,59支參賽隊伍經過現場抽簽、分組賽答辯等環節,共評選出了8支隊伍進入了最終的競爭賽,進行特等獎及一等獎爭奪。11月8日上午,五位頂級橋梁專家進行了決賽答辯環節,大賽最終評選出特等獎3件,一等獎5件、二等獎8件、三等獎13件,優秀組織獎7件。其中,重慶交通大學2隊作品《茗心橋》、4隊作品《節橋》,北京工業大學2隊作品《渝漪橋》分別折桂特等獎。評審專家韓道均受評委會委托,就賽事進行了點評。他表示,本次大賽表現出了規模大、有創意、學以致用三個鮮明特點,他對參賽學生良好的精神風貌和作品所展現出扎實的專業技能,卓越的創新能力和心懷祖國的家國情懷表示高度肯定,并鼓勵同學們以學固本,以學立德,以學興業,勇做新時代的堅定者、奮進者、搏擊者。






      全國大學生“茅以升公益橋——小橋工程”設計大賽是在“茅以升公益橋”蓬勃開展六年后開展的,至今已舉辦三屆,這也是開展踐行茅老“習而學”的工學思想又一次深化的活動。2011年,基金會啟動了“茅以升公益橋——小橋工程”項目,旨在秉承茅以升先生“愛孩子就是愛祖國的明天”的情感理念,并響應國家 “連片扶貧”、“精準扶貧”的號召,致力于為我國貧困地區少年兒童架設安全求學的有形之橋,同時也為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學子搭建社會實踐和社會服務的平臺而開展的。8年來,基金會已經推動在云南、江西、陜西、貴州、重慶、寧夏、湖北、湖南、河北、安徽等地建立了17座茅以升公益橋,使得數千名學生不用再涉水上學,開通了數萬名村民通往致富的道路,贏得了廣泛的社會贊譽。


      第三屆“茅以升公益橋——小橋工程”設計大賽已落下帷幕,大賽也將會持久地開展下去,不斷提高高校學子的創新精神和人文精神,培養新時期的土木工程巨匠,為祖國的交通事業貢獻力量。

      7日上午,茅玉麟理事長與周偉總工、唐伯明校長一行到茅以升銅像前獻花,茅玉麟理事長對參加此次獻花的茅以升班的同學們也寄予了殷切的期望,她說到“希望你們學習茅以升,成為茅以升,超越茅以升”。當天下午,茅玉麟理事長與重慶交大茅以升班的學生進行了座談,并和大家分享了茅以升先生的故事,同學們深受感動和鼓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