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哈爾濱工業大學——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長安鎮安虹橋
橋型為鋼筋混凝土25m剛架拱橋,橋下凈空為 2.9m,凈矢跨比為 1:8.61,上部結構由拱架與橋面板組成,其中拱架由實腹段、拱腳、斜撐、弦桿拼裝而成。實腹段采用三塊變截面分肋式圓弧拱圈,兩端連接弦桿,并設有斜撐支撐,用橫梁系加強橫向連接,下部結構為橋臺重力式 U型橋臺,采用剛性擴大基礎,并設錐坡。
該橋名為“安虹橋”,寓意長安之虹,其線型流暢,酷似彩虹,連通兩岸。拱形結構既有拱橋的古樸自然的特點,又與周圍景色完美相融,可謂錦上添花。同時橋型總體節省建筑原料,體現環保理念,不做過多的破壞與占用,深入貫徹了習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戰略思想。
該作品獲得一等獎,專家的點評如下:
作品采用剛架拱橋方案,預制拼裝工藝,結構輕盈美觀。鋼筋混凝土結構,可以就地取材,建橋成本較低,與公益扶貧的理念切合度較好。考慮到桁架拱橋構件數量較多,連接節點處受力復雜,因此,在連接節點區域采用高性能復合材料處理,提高了橋梁的安全性和耐久性。
同時,同學們成功的將BIM技術應用到設計中,進行三維設計,施工過程模擬等,都是很好的嘗試。
2、同濟大學——安徽省安慶市太湖縣劉畈鄉新虎形橋
本橋為下承式單跨簡支鋼桁架橋,計算跨徑18m,凈寬6,主桁架高1.6m。每片桁架由三根縱向弦桿與斜腹桿組成。斜腹桿在縱向弦桿間以V字形布置,節點間距2m。橋面系設2道端橫梁和8道中橫梁,橫梁間距2m。設一道縱梁,縱橫梁上布設鋼橋面板。斷面呈三角形開口外傾形式。
鋼桁梁橋將結構高度“搬到”橋面以上橋下過水空間最大化,極大提高抗災能力。施工快速、高效、環境友好。采用型鋼、減少加工,節段預制,現場焊接,施工快捷。并進行舊橋臺改造,“變舊為新”。綜合考慮當地需求,而非追求成本最低化,采用耐候鋼,減少后期鋼結構管養與維護,耐候鋼天然銹紅色很有視覺沖擊力,“紅色土地,綠色家園”,作為革命老區,紅色彰顯力量與豪情。
該作品獲得一等獎,專家的點評如下:
作品設計采用下乘式鋼桁架梁橋方案,設計構思新穎。方案創新性的將鋼桁梁橋的結構高度“搬到”橋面以上,使橋下過水空間最大化,提高了橋梁洪水抗災能。同時兩邊的鋼桁架既是橋梁受力的主體承重構件,也充當橋面護欄的作用,一舉雙得。
同時,兩邊的鋼桁梁視角沖擊力較強,結構輕盈通透、視野開闊,景觀效果較好。采用耐候鋼,減少后期鋼結構管養與維護成本,結構全壽命成本比較經濟。
從建造角度來看,鋼桁架可在工廠預制,現場快速拼裝,施工快速、高效、環境友好、符合橋梁工程工業建造理念。
所以,這個作品從結構設計、材料選型和工業化建造方法都考慮的比較好,是一件優秀的小型橋梁工程設計作品。也反映出了學生們較強的創新能力。
3、重慶交通大學——安徽省阜陽市阜南縣田集鎮楊寨村楊樓莊三秋橋
橋梁上部結構采用鋼筋混凝土剛拱組合體系橋(橋面板局部設置預應力束),其中主跨拱凈跨徑9.0m,凈矢高2m,凈矢跨比1/4.5;邊跨拱厚0.3m,中跨拱厚由0.25m至0.58m漸變;跨中梁高0.35m,空腹段梁高0.3m。上部結構采用滿堂支架現澆施工。上部結構與基礎固接,采用階梯狀的明挖擴大基礎。
在橋梁力學方面,無橋臺剛拱組合體系橋的邊斜桿可以支承橋跨結構,能將上部結構中的荷載傳到基礎上,梁端部只有很小的彈性變形;主梁兩端伸入橋頭路堤,并可根據實際情況架設搭板,使路面與橋面銜接平順,行車平穩。在橋梁美學方面,無橋臺剛拱組合體系橋構造上用少量必需的構件和簡潔明了的線條,在視覺和精神上給人簡潔而生動、纖細而有力的效果。
該作品獲得一等獎,專家的點評如下:
該橋采用無橋臺式剛拱組合體系橋方案,由橋道班、主拱和邊斜桿剛性連接,形成整體受力體系,屬于梁拱組合體系橋梁范疇。當地質條件不好時,可以梁為主受力;當地質條件較好時,可以拱受力為主,方案的適應性比較廣。同時,無橋臺式橋梁方案的解決了傳統橋臺體積大、占地廣、造價高,影響美觀等不足,是個很好的設計。
4、清華大學——云南省紅河州元陽縣茅以升公益橋
橋梁上部為單跨16m張弦式FRP桁架梁橋,寬4.5m。下部為重力式臺擴大基礎。
本方案選用張弦梁結構作為主體承力結構。張弦梁結構是一種由剛性構件上弦、柔性拉索、中間連以撐桿形成的混合結構體系,其結構組成是一種新型自平衡體系,是一種大跨度預應力空間結構體系,也是混合結構體系發展中的一個比較成功的創造。張弦梁結構體系簡單、受力明確、結構形式多樣、充分發揮了剛柔兩種材料的優勢,并且制造、運輸、施工簡捷方便,對于本項目具有天然的優勢。
本方案從四個層面體現出了橋梁的美感,分別是:穩定與均衡、造型簡單、比例和尺度和重點突出。具體分析如下:
1)穩定與均衡。橋梁采用對稱造型,規律性強、統一感好,使人產生莊嚴、整齊的感覺;
2)造型簡單。橋梁采用張弦梁結構,傳力路徑十分明確,沒有多余的材料和構造。因而橋梁造型具有十分簡單的幾何形態,給人一種簡潔明快的感覺。
3)比例和尺度。橋梁結構整體與局部、實體與空間部分的比例關系,都處在和諧的比例范圍內。柏拉圖認為,“合乎比例的形式是美的”。和諧的比例關系,給人以整體的橋梁美感;
4)重點突出。橋梁由若干要素組成,每一要素都占有一定的比重和地位。在本設計中,秉持“less is more”的設計理念,盡可能的減少冗余結構。例如,將上部圍護結構(扶手)做的簡潔,可以突出橋面板的輕薄,從遠處望去,橋梁仿佛橫跨兩岸的一張薄薄的紙。
該作品獲得二等獎
5、浙江大學——江西省九江市大橋鎮西塘村兮東橋
該橋為一座鄉村橋梁,施工運輸條件較差,為減小結構自重,并與周圍的景觀相協調,采用鋼結構上承式桁架橋,跨徑為16m。桿件采用空間布置形式,橋面寬度為 4.5m。設一條單向車道,兩側各設0.5m人行道與0.25m欄桿布置區。支座作為結構的邊界條件,其選型與布置非常重要。根據本橋結構特點與地質條件,選用簡支支承,避免基礎沉降、溫度等對橋梁結構受力情況的影響。
橋型采用空腹式空間桁架梁橋,相對于典型桁架橋,有以下幾個特點:
1)來自橋面板的荷載能夠直接傳遞給上弦主梁,上弦主梁既充當抗彎的梁,又充當桁架的上弦桿,相比于傳統桁架結構上弦桿截面較大,但相比于傳統T形截面、箱形截面梁橋主梁截面則大大減小。
2)采用空間桁架的形式,采用兩支受壓上弦以及一支受拉下弦。橫斷面由次梁、兩根腹桿組成穩定的三角形,相比于傳統桁架結構減少了橫向聯系結構,結構更為簡潔。
3)采用了空腹的結構形式,相比于傳統桁架橋取消了斜腹桿,通過對豎向腹桿的角度進行微調使腹桿、拉桿的彎矩控制至最小,結構更為美觀、簡潔。
4)由于橋型無側推力,所以相對于拱橋、斜腿剛構橋等其他體系的橋型,對于基礎的要求更低。
該作品獲得二等獎
6、西南交通大學——湖北省麻城市中館驛鎮曹家坳村彭家垸橋
橋型為單跨35m鋼筋混凝土拱橋,橋寬6.5m,矢跨比:1/8.65,拱圈寬5.5m,拱圈厚0.55m,橋面板厚0.45m。下部為重力式臺擴大基礎。采用轉體施工。
結構——纖細流暢的拱圈線型是對古代傳統石拱橋的回歸以及對偉大工匠們的致敬。以最節省的混凝土材料發揮結構最優的受壓性能,傳力路徑簡潔而明確。稍稍傾斜的墻式立柱與橋面板拱圈 完全固結,使形體的連續與荷載的傳遞相呼應。
理念——尊重自然:優美的混凝土板拱橋與寧靜安謐的鄉村環境十分和諧,一跨過河的方案最大程度地減少了對自然生態的擾動。精準扶貧:我們致力于研究輕型板拱橋的經濟性和可實施性,為貧困山村提供一種安全可靠且經濟實用的公益小橋解決方案,并推廣到相同條件的廣大地區。回歸力線:簡潔流暢的輕型板拱橋使線條與力流完美融合。關懷人文:借用古代廊橋與風雨亭的理念,并且進行了鄉村通往城鎮的人流分析,我們設計了與拱橋線型相呼應的簡易休息亭,在人流匯集的橋頭拉近了人與人之間的距離,我們傳遞的溫暖讓鄉親們不再懼怕嚴寒和酷暑。
該作品獲得二等獎
7、同濟大學——安徽金寨縣
橋型為6+10+6=22m鋼筋混凝土斜腿剛構橋,寬6.5m。
該作品獲得二等獎
8、哈爾濱工業大學——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藉口鎮放牛村金河橋
金河橋設計為預應力混凝土斜腿剛構結構,上部結構跨徑布置為(16+24+16)m,橋梁全長60.5m。上部結構為單幅單箱單室箱形截面,梁頂板寬度7m,底板寬度為3.4m,兩側懸臂翼緣板長1.8m;箱梁根部梁高H根=1.9m,跨中梁高H中=1.1m;箱梁腹板厚度為50cm;箱梁頂板厚度為28cm;箱梁跨中底板厚度為25cm,根部厚度為50cm;邊跨端部箱梁底板厚度為35cm。下部結構斜腿采用鋼筋混凝土矩形截面,斜腿底部斷面尺寸為0.9×3.4m,頂部斷面尺寸為1.5×3.4m。墩梁固結處采用圓弧曲線進行過渡,斜腿與承臺鉸接。承臺為鋼筋混凝土結構,尺寸為6.25(長)×6.25(寬)×2.81(高),基礎采用樁基礎,直徑為1.5m。橋臺采用樁柱式橋臺,樁柱式橋臺的樁基直徑采用1.0m。
該作品獲得二等獎
9、哈爾濱工業大學——廣西來賓市金秀縣道江村公香橋
橋型孔跨布置為16m上承式空腹板拱,全橋橋長22m。上部結構:拱圈為鋼筋混凝土無鉸拱,拱軸線采用懸鏈線,拱軸系數 m=2.3,矢跨比:1/5.33。主拱圈、腹拱圈均采用矩形實心截面,橫橋向寬均為7.5m,其中,主拱圈厚度0.4m,腹拱圈厚度0.2m。下部結構:臺身寬 7.5m,剛性擴大基礎分兩層,每層厚度為0.5m,基礎底層長7.5m,寬5m。
該作品獲得二等獎
10、北京工業大學——貴州省威寧縣羊街鎮雙河村望岳橋
橋型為單跨16m工字形鋼-混梁橋,橋寬7.5m。工字鋼高0.4米,長16米。橋面板底部橫向布置六根橫梁,用以橫向聯結,高度0.4米,長7.5米。下部采用埋置式橋臺,擴大基礎。
鋼-混組合截面具有以下優點,首先質量輕,有效減少自身帶來的永久荷載;其次,橋面主要依靠斜拉結構承載,養護維修量相對較小。
該作品獲得三等獎
11、北京交通大學——云南省麗江市玉龍縣寶山村和木橋
橋型為單跨8m的FRP桁架梁橋,橋寬1.226m,梁高0.5m。上部結構主要由縱梁、橫梁、斜撐、橋面板、欄桿五部分構成,縱梁、橫梁采用工字型截面,斜撐采用槽型截面,橋面板采用格柵板,欄桿采用方形管,各部分采用螺栓連接方式。由縱梁、橫梁和斜撐構成人行橋的主體骨架,縱梁與橫梁垂直連接,斜撐按照設定的傾斜角度連接縱梁和橫梁;在人行橋主體骨架的上面鋪設橋面板,在人行橋主體骨架的側面安裝欄桿,欄桿固定在最外側縱梁上。三根縱梁與五道橫梁作為上部結構的受力主體,斜撐與橋面板增強小橋的整體性,欄桿為行人提供防護。下部結構為重力式臺擴大基礎。
該作品獲得三等獎
12、東北林業大學——云南省昭通市威信縣長安鎮長安村彩云之蝶
橋梁結構形式為拱式結構,其中縱斷面設計為實腹式三跨連續板拱橋(3×8m=24m上承式鋼筋混凝土實腹式拱橋),分別象征著長安村的三個主要民族。
欄桿部分的創意設計,一是考慮到周圍環境為群山環境,景觀特色為層層曲線相疊,因此在欄桿部分應該采用曲線形式;二是云南省是中國蝴蝶主要器棲息地,長安村附近蝴蝶種類達20余種,因此在欄桿部分設計中采用蝴蝶造型。
“彩云之蝶”的造型還有豐富的文化和民族特色的內涵。當地的居民,特別是少數民族村民對于蝴蝶有獨特的情感,當地少數民族女性以佩戴蝴蝶樣式的發飾為美,因此在充分考慮當地的文化背景后,我們采用蝴蝶翅膀造型。采用“彩云之蝶”設計思路的另一個目的是呼吁人們對于生態環境的關注。以前每年春天山上的蝴蝶都會飛入村中,近年來已經鮮有所見,并且山中的蝴蝶種類也不如以前多。因此采用“彩云之蝶”的造型是為了更好地引起人們對于云南蝴蝶盜捕現象的重視。
該作品獲得三等獎
13、東南大學——安徽六安市金寨縣青山鎮湯店村湯店橋
橋型為上承式鋼筋混凝土空腹拱橋,橋梁跨徑布置為3×27m,橋梁全長101.1m(含橋臺)。矢高4.2m,矢跨比1:2.976;拱圈采用等厚度鋼筋混凝土板拱,拱軸線采用圓弧線,板拱厚70cm,寬7.5m。橋墩為墻式墩,墩身寬7.5m,厚2m。橋墩承臺厚2.0m,樁基采用4根直徑1.2m鉆孔灌注樁基礎,分2排布置,橫橋向樁間距3.2m。橋臺為組合式橋臺,橋臺承臺厚2.0m,樁基采用6根直徑1.2m鉆孔灌注樁基礎,分4排布置,橫橋向樁間距3.2m。
該作品獲得三等獎
14、哈爾濱工業大學——江西撫州市南城縣萬坊村長青橋
橋型為單跨13m鋼筋混凝土框架梁橋,橋寬9m。上部結構主梁為魚腹梁,采用C50現澆實心板梁,魚腹線形為拋物線形。橋梁計算跨徑 12.3m,支點梁高0.65m,跨中梁高0.90m。兩端橋臺采用八字式型柔性橋臺,橋臺下設樁基礎,橋臺高4.5m,主橋臺墻厚0.7m。在主橋臺一側設置翼墻,翼墻按扶壁式擋土墻設計。樁承臺高 1.5m,每個承臺下接2根樁徑1m,樁長12m的柔性樁基礎。
本次方案設計以“青岡樹葉”為景觀設計焦點,結合萬坊村兩岸現狀,力求將橋型融入兩岸風光中,打造成為萬坊村內的一個標志性景觀。本方案利用魚腹梁既有曲線與上部護欄構造,輔以外部裝飾,構建萬坊橋青岡樹葉之感,與周圍環境融合,組成了一幅青舍傍路半畝田,小橋流水共云閑的詩意畫卷。此橋被命名為長青橋,寓萬年長青,生生不息之意。
該作品獲得三等獎
15、哈爾濱工業大學——廣西來賓市金秀縣道江村公香橋
橋型為單跨16.5m鋼箱梁橋,橋寬6m。上部結構采用單箱單室鋼箱梁,梁高0.6m,寬6m;頂板厚12mm,縱向板肋 厚12mm,翼緣板處縱向板肋為8mm;底板厚20 mm,無加勁肋;腹板厚14mm,縱向板 肋厚8mm,豎向肋厚8mm。鋼箱梁的端橫梁設計為雙拼工字鋼,一端各50cm,有永久豎向支座處設有8mm厚的縱向加勁肋。鋼箱梁部分內設4道橫隔板,間距為3m,厚8mm。全橋鋼箱梁劃分成8個梁段,梁段長度6~8m。梁段間工地接縫均為焊接。下部結構橋臺采用埋置式橋臺,基礎形式為擴大基礎。
山區內秀麗壯美的自然風光本身就是最美的景色。在橋梁設計上,我們盡可能選擇輕薄的結構,將橋梁結構藏于景中,不喧賓奪主,將自然界最本真的美感展現在人們眼前,單跨鋼箱梁彎橋弧度優美,結構輕薄,無中墩阻擋視線。
該作品獲得三等獎
16、河海大學——安徽省金寨縣湯店村翼橋
本橋橋跨布置為 25m+30m+25m,橋總長為 80m,橋寬 6.3m,主梁片數為三片 T 梁,主梁中心距 2.1m,中跨橫梁間距7.5m,邊跨橫梁間距5m。橋墩采用直徑為1m的雙柱式墩,墩梁固結,低樁承臺加樁基礎。橋臺采用整體式橋臺,橋臺由單排三樁與臺身兩部分組成。
橋梁取名為“翼”,設計靈感來自于《隱形的翅膀》,橋型以振翅欲飛的鳥兒為主題,在橋兩側設置了兩只抽象化藝術化的鳥兒,鳥兒身軀凌空于橋面之上,兩邊的翅膀造型作為支撐延伸至橋面兩邊欄桿處,翅膀主體為兩只鳥兒相對而望,振翅欲飛。鳥兒由翅膀的平滑弧度轉折到頸部的筆直向上宛如刺破擎天一般,一靜一動,一緩一陡,表現了村民雖然生活艱辛貧困依然昂揚不屈的精神和處世態度。
該作品獲得三等獎
17、河海大學——安徽省金寨縣吳家店鎮龍潭河橋
橋梁為單跨20m簡支U型鋼混組合梁橋,橋寬6m。
考慮到河中大量的礫石,采取一種較為傳統的方法——鋼架籠,將石塊堆積在鋼籠之中,又緊密包裹住橋臺,從而形成結實的橋臺,然后將橋的主梁架在橋臺之上。整個施工的方法也是簡單經濟環保。考慮到河道周邊山石眾多,而橋臺又以這些石頭為基礎,整座小橋與地面銜接的過程顯得自然貼切。
以竹為欄,天然環保。當地很多村民做著竹子生意,而且竹子制作的生活用品對當地村民是不可或缺的。因此當地居民對竹子有一種依戀的感情。當勞作了一天的居民經過這座橋時,定會產生一種莫名的親切感,歸屬感。考慮到豐富的竹材資源,利用竹子作為橋梁護欄。橋的周邊竹林蔥蘢,橋上的護欄和當地環境融合在一起,給人以清新淡雅之感。
該作品獲得三等獎
18、長安大學——甘肅省天水市秦州區藉口橋
橋梁為單跨54m的工字鋼梁加混凝土橋面的簡支梁橋,橋寬12m。橋臺采用樁接蓋梁的形式。
該作品獲得三等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