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榮獲“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舊橋

加固后的盛愛橋
金寨是著名的將軍縣,1955年至1964年被授予少將以上軍銜的有59位,是中國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軍隊的重要發源地,“中國工農紅軍第一縣”、全國第二大“將軍縣”。革命戰爭年代,金寨10萬英雄兒女參軍參戰,絕大多數血灑疆場,在冊革命烈士達11000人,占安徽省烈士的五分之一,為新中國的建立付出巨大犧牲和貢獻。
為貫徹習近平總書記“精準扶貧”戰略思想,助力革命老區脫貧攻堅,在基金會橋梁委員會委員金寨人桂婞同志的引薦下,2016年金寨縣政府和基金會在金寨縣共同啟動了“茅以升公益橋——金寨圓夢橋”項目,至今已建設4座公益橋,分別是鐵沖鄉的鐵道工程師金寨圓夢橋、果子園鄉的中鐵建大橋局金寨圓夢橋、湯家匯鎮的春曉金寨圓夢橋,花石鄉的盛愛金寨圓夢橋。盛愛金寨圓夢橋是由國鐵集團工程管理中心原副主任盛黎明女士和基金會副秘書長愛倫女士共同發起,桂婞、黃煊、于寶宏、張曉敏、劉敏、何娜、張麗華、陳先芳等10 位女士捐資10萬元建設的公益橋。該橋位于花石鄉大灣村白水河上游,橋長 50 米,橋寬 4.8 米,橋高 7 米,是由昔日的危橋維修加固而成。該橋的建成不僅圓了周邊群眾多年來的修橋夢,更對金寨縣的脫貧攻堅、鄉村振興具有重要意義。
盛愛橋竣工儀式???
茅玉麟理事長向捐款代表頒發證書
當地政府與援建單位共同為橋碑揭幕
受益村民激動的感謝各援建單位
中國現代橋梁工程奠基人,杰出的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茅以升先生曾說:“愛孩子就是愛祖國的明天”。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為響應國家提出的新農村建設、精準扶貧的號召,于2011年啟動茅以升公益橋項目,旨在為我國貧困地區的少年兒童架設安全上學之橋,同時也為高校土木工程專業的學子搭建社會實踐和社會服務的平臺。10年來,基金會先后推動社會有關方面在重慶、江西、云南、貴州、寧夏、安徽、湖北、陜西、河北等邊遠貧困地修建了二十多座“茅以升公益橋”,為當地數千余名中小學生與數萬名村民解決了過河難問題。
茅以升公益橋啟動儀式
如今,在迎來中國共產黨成立一百周年的重要時刻,我國脫貧攻堅戰取得了全面勝利。作為脫貧攻堅戰的助力者,基金會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努力致力于改善邊遠貧困地區居民出行條件。基金會將繼續緊密地團結在黨中央周圍,以永不懈怠的精神狀態、一往無前的奮斗姿態,真抓實干、埋頭苦干,向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