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2月17日上午,由中國工程院、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指導,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中國鐵道學會聯合主辦的“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第30屆頒獎大會”線上直播會議圓滿舉行。這是基金會首次以線上方式召開頒獎大會,得到了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和積極參與。受邀參加本次大會的人員主要包括2020年度“茅以升科學技術獎”獲獎者,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特邀院士專家,基金會各理事單位、委員單位代表,以及長期關注基金會發展的海內外各方人士。

  原鐵道部常務副部長、基金會主任委員孫永福院士在會上作了重要講話。他說,今年是茅以升先生誕辰125周年。茅以升先生是中國現代橋梁工程的奠基人,是我國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84年前,他主持在錢塘江上建起了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并建造的現代化公鐵兩用大橋;他為武漢長江大橋、人民大會堂等工程的建設和中國鐵道科技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他先后擔任5所大學的校長、教授,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土木工程領域的杰出人才;他在推動國家科技教育發展,團結廣大科技教育界人士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做貢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茅以升先生一生追求光明、追求進步,曾遵照黨的指示為上海解放做出了自己的貢獻。他說“科技工作者只有在黨領導下的社會主義中國,才能施展抱負,大有作為”。晚年他如愿以償地成為一名中國共產黨黨員。今年是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我們要繼承和弘揚老一輩科學家的崇高精神,為建設科技強國做出更大貢獻!
 
孫永福主任發表重要講話
 
  孫永福主任說,今年是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成立30周年。三十年來,基金會緊密圍繞黨和國家的大政方針開展工作,為國家的重大戰略和任務服務。基金會堅持弘揚茅以升先生的精神,與黨中央“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的要求高度契合,通過開展紀念活動、創建茅以升班、舉辦展覽、制作影視片等,使茅以升先生的精神深入到廣大科教工作者和青年學子的心中;所設“茅以升科學技術獎”獎勵了4000余位優秀人才;基金會傳承茅老科技交流和科學普及事業,圍繞國家戰略和土木工程的重點課題,開展了海峽兩岸科技交流、“一帶一路”建設等數十項高規格的科技交流與科普活動;秉承茅老“愛孩子就是愛祖國的明天”的教誨,響應國家精準扶貧、鄉村振興等號召,開展“茅以升公益橋”活動,在全國11個省為邊遠貧困地區的孩子們架設安全上學之橋,產生了良好的社會影響。茅以升基金會所做的這些工作,受到政府有關部門的表彰,贏得了社會的普遍贊譽。最后,孫永福主任表示,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總結了黨百年奮斗的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新中國成立以來取得的科技事業成就,正是“堅持黨的全面領導”這一歷史經驗的具體體現。基金會要有新舉措,創造新業績,團結廣大科技教育工作者,更加緊密團結在以習總書記為核心的黨中央周圍,為建設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的世界科技強國、交通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做出新的更大貢獻!
 

茅玉麟理事長致辭

  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茅玉麟理事長致辭。她說“作為茅以升先生的女兒,我陪伴父親走過了他人生的四十載光陰,他一直是我人生的燈塔;我也參與并見證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基金會從誕生到發展壯大的三十年風雨歷程,并為此傾注了自己后半生的心血。每當看到基金會的獲獎者們在祖國的大江大河上建起一座座世界矚目的大橋、在祖國的大地上連接起‘八縱八橫’的高鐵網絡、在其他多個領域取得的驕人業績,我就心情激動,不由地感嘆父親的事業后繼有人。我想,父親有知,定會感到欣慰的,因為這正是他終生倡導和追求的理想。”最后茅理事長向三十年來支持基金會工作的單位和個人表示了衷心的感謝。

  會議舉行了第30屆“茅以升科學技術獎”頒獎儀式。“茅以升科學技術獎”是由國家獎勵辦批準設立的,下設10個獎項,其中橋梁大獎、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大獎已經成為我國土木工程領域公認的最高個人榮譽獎,30年來,已有39位在獲獎后成長為兩院院士。本屆土力學及巖土工程大獎獲獎者為深圳大學陳湘生院士和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姚仰平教授。30年來,該獎項共評選出20位大獎獲獎者。


陳湘生院士、姚仰平教授獲得大獎


陳湘生院士發表獲獎感言


姚仰平教授發表獲獎感言

  大會還頒發了土力學及巖土工程青年獎、鐵道科學技術獎、北京青年科技獎、建造師獎、木材科學技術獎和木材科技教育獎學金、工程教育學生獎和鐵道教育希望之星獎,基金會將通過微信視頻號等形式對獲獎者進行宣傳報道。本屆頒獎大會共有187人獲獎,這些獲獎者來自全國20多個省、市、自治區,覆蓋了鐵路、公路、橋梁、城市建設領域的一線優秀工程技術人才;理工農醫等各方面的優秀科研人員;高等院校的優秀學子。

  頒獎儀式結束后,進行了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30周年巡禮活動,播放了紀念片《而立之年》。紀念片展示了30年基金會以人為橋,將傳承茅以升先生的事業、弘揚茅以升先生的精神與服務國家發展戰略相融合,在弘揚科學家精神、科技獎勵、學術交流、科普教育以及公益小橋等方面開展的工作和取得的成績。

  最后,播放了茅以升公益橋項目創建10周年專題片。專題片主要介紹了基金會10年來助力扶貧攻堅、推動建成了23座公益橋,其中“盛愛金寨圓夢橋”所在地安徽省金寨縣花石鄉大灣村2021年榮獲了“全國脫貧攻堅楷模”榮譽稱號。

  據統計,本次頒獎大會在線觀看人數超過3萬人,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鎮江市政協、全國以“茅以升”先生命名的院校班級等相關單位組織了線下觀看。“茅以升科學技術獎”獲獎者近200人在線觀看大會,其中“北京青年科技獎”獲獎者代表——清華大學劉亞輝副教授真情流露,他說“看大會,把眼睛看濕了,我覺得茅老真偉大,基金會又非常非常的實在,茅以升小橋真的太暖了。希望自己今后也能捐一個小小的橋,圓一個小小的夢。”


北京市科協田文副主席與機關、事業單位有關負責人觀看大會


鎮江市政協領導組織茅以升中學、丹徒茅以升實驗學校師生觀看大會


鎮江丹徒茅以升實驗學校師生觀看大會



清華大學劉亞輝副教授發表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