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即將召開。
北京市科協聯合北京廣播電視臺,聚焦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北京優秀青年工程師標兵、2021年北京“最美科技工作者”等優秀科技人物,特開設“喜迎市科協‘十大’•致敬科技工作者”系列欄目,講述首都科技工作者的創新故事,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堅守初心使命,勇攀科技高峰,積極投身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他通過一種農業傳感器
實現了
耕地不用牛,收割不用刀
噴藥不下地,栽秧不彎腰
他就是
第十六屆茅以升北京青年科技獎獲得者
國家農業信息化
工程技術研究中心研究員鄭文剛
農業數字革命
正在席卷全球
生產方式正由
傳統農業向智慧農業變革
在北京小湯山的農業基地里
電腦代替人腦
機器代替人力
自主代替進口
幾個人就可以管理
數十座溫室大棚
能有這樣的農業種植場景
離不開鄭文剛的努力
想要讓“鐵牛”代替人們耕地
土地知道自己什么時候要“喝水”
作物知道自己什么時候成熟
就需要在他們身上
裝上可以感受到這些因素的傳感器
但在農業傳感器誕生之初
也是遭遇了種種困難
農業生產環境復雜
影響因素眾多
電池、雨雪、強風
都是需要去解決的
甚至在后續的銷售上
也是困難重重
但他經過多年的潛心研究
帶領團隊成功自主研發
農業專用傳感器和
控制器等十多種類型
各種產品累計在國內外
應用近20萬臺套
越來越多的田地中
留下了鄭文剛的名字
累計創造各類經濟效益十多億元
鄭文剛希望
未來農民可以在家動動手指
田間就可以結出累累碩果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再通過視頻了解一下他吧!
點擊下方鏈接,觀看原視頻:
https://mp.weixin.qq.com/s/iAtmiL6YlcFzZ_dXt0a2Z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