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北京市科學技術協會第十次代表大會即將召開。

北京市科協特開設“喜迎市科協‘十大’·致敬科技工作者”系列欄目,講述首都科技工作者的創新故事,激勵廣大科技工作者堅守初心使命,勇攀科技高峰,積極投身國際科技創新中心建設。

接下來,讓我們一起了解第24屆“北京優秀青年工程師標兵”獲得者北京中源創能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閻中

閻中

閻中,男,中共黨員,工程博士,北京中源創能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環境保護領域研究,先后參與多項國家“十五”“十一五”攻關項目。2010年與合作伙伴共同創辦北京中源創能工程技術有限公司,重點開發有機固體廢棄物的處理處置技術及裝備。系統地推動了我國垃圾分類及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的快速發展。先后獲得國家“863”科技計劃、國家水專項、國家科技支撐計劃等十余項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支持,自主開發環保設備20余項,獲得自主知識產權30余項。獲得北京市科技進步二等獎等省部級以上科技成果獎5項,被海淀區人民政府認定為“海英人才”。


 

在第24屆“北京優秀青年工程師標兵”獲得者中,扎根崗位、以初心鑄匠心的,還有只為做好垃圾分類這件事的北京中源創能工程技術有限公司正高級工程師閻中。

2018年開始,在黨中央的號召下,垃圾分類工作在全國全面推廣,而分類產生的廚余垃圾也面臨無處可去的問題。閻中團隊利用多年積累構建出的有機垃圾分散處理技術,在全國范圍建設了一系列廚余垃圾處理項目,從而有效支撐了垃圾分類工作的順利推進。

 

 

我國餐廚垃圾處理行業獲得了巨大發展。通過不斷的研發和實踐,以厭氧消化為核心的集中處理模式是被證實的適合國情的技術路線。現在需要考慮的是下階段,當我們的工作逐漸從餐飲服務機構產生的餐廚垃圾過渡為居民家庭產生的廚余垃圾的時候,應該如何進行技術與模式的選擇。

閻中認為,技術路線需基于廚余垃圾的性質特征。可能獲得成功的技術路線有三條,其都有一個核心邏輯,就是固相有機質與液相有機質的定向精準分配,以此為基礎分別匹配高效的固液處理技術是核心的關鍵問題

接下來讓我們再一起通過視頻了解他吧!

 

點擊下方鏈接,觀看原視頻:
https://mp.weixin.qq.com/s/k_EdsFRtn7q2ki7mNXiCJ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