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臺灣“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鄭州大學聯合主辦,鄭州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水利與交通學院承辦的鄭州大學-臺灣高校土木水利創新技術研討會在鄭州大學舉辦。
中國工程院院士、重慶大學土木工程學院榮譽院長、臺灣大學土木工程系名譽教授、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副主任楊永斌,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秘書長劉曉光,臺灣“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理事長高宗正,中興大學土木工程系名譽教授、朝陽科技大學理工學院講座教授、臺灣“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兩岸交流委員會”主任委員林其璋,鄭州大學黨委黨委、副校長胡少偉,港澳臺事務辦公室主任劉永杰,土木工程學院黨委書記沈洪波、執行院長馮虎,水利與交通學院院長郭進軍等負責同志及師生代表150余人參加了會議。
開幕式上,胡少偉副校長代表學校對與會嘉賓表示熱烈歡迎,并介紹了鄭州大學“雙一流”建設的主要情況,土木工程學院和水利與交通學院負責同志分別介紹了兩個學院的基本情況。隨后,高宗正理事長代表臺灣“中國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致辭并介紹了學會的發展情況。劉曉光秘書長代表基金會對楊永斌院士、高宗正理事長、林其璋教授等遠道而來的臺灣高校和產業界的朋友們表示誠摯的問候,對鄭州大學胡少偉副校長及相關院系領導、老師們的會議組織籌備表示誠摯的感謝!
劉秘書長在致辭中首要介紹了茅以升先生為祖國統一架設海峽兩岸科技交流之橋所做出的努力和貢獻。茅老曾經說:“海峽兩岸的工程技術人員,能在江河湖海上建造物質的橋,就不可以為海峽兩岸人民架設一座互相來往的跨海大橋嗎?”為此他就海峽兩岸科技工作者開展學術交流提出了一系列建議。遺憾的是,茅老未能在有生之年實現這一美好愿望。

此后海峽兩岸的土木工程科技、教育界人士互訪達20余次,得到國務院臺辦、“海峽兩岸關系協會”的肯定與支持,大大加強了兩岸的科技交流與合作,為兩岸土木工程專家和學者搭建了友誼之橋。除此以外,還簡要介紹了基金會成立33年來在科技獎勵、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科普教育、公益慈善等方面所做的一系列工作。

在主旨學術報告環節,楊永斌院士做了題為“長跨橋梁的內在失穩問題”的報告,林其璋教授做了題為“減振發電兼備的調諧質量阻尼器”的報告,胡少偉副校長做了題為“復雜地質環境下輸調水工程災害預警與快速搶險”的報告。參會人員就兩岸土木水利創新技術及三個報告內容進行了研討與交流。
以本次研討交流為契機,基金會建議大陸同仁與臺灣同胞共同扛起兩岸科技交流的旗幟,進一步加強我們交流合作的頻度、深度和廣度,搭建兩岸合作的時代之橋繼續向未來拓展!基金會將繼續發揮平臺作用,積極促進兩岸高校、科技團體、產業界等人員的交流互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