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藍字 關注我們


5月22日下午,作為“2025高速公路品質工程智能建造交流會暨石太高速示范項目現場觀摩會”(跳轉主旨報告報道)的重要組成部分,兩場圍繞高速公路改擴建智能建造的主題平行論壇在河北石家莊正定新區隆重啟幕,主題聚焦高速公路改擴建智能建造前沿動態,吸引了 300 余名行業精英齊聚一堂,共襄盛舉,深入探討行業未來發展方向,全場氛圍熱烈,思想碰撞出璀璨火花。
石太高速公路擴容提質論壇
平行論壇(一)石太高速公路擴容提質論壇由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副理事長兼道路交通委員會會長劉文杰和河北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秦祿生先后主持。河北交投石太高速公路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石太高速改擴建項目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張啟云領銜報告,系統介紹了石太高速改擴建工程的規劃與實施進展,并從不同側重方向對石太高速公路擴容經驗進行了分享。

河北交通投資集團有限公司副總工程師秦祿生

河北交投石太高速公路公司黨委書記、執行董事,石太高速改擴建項目建設指揮部指揮長張啟云
張啟云指揮長在論壇上作了《山區高速公路改擴建項目建設管理與實踐》的報告,主要從石太高速改擴建項目概況、項目特點和難點、項目管理情況以及具體的技術、管理及實施方案這四方面進行了詳細闡述。石太高速的改擴建不僅需要面對新舊技術標準更替、交通量大、路況復雜等技術問題,還因作為“碳中和高速公路典型示范工程”對工程管理和施工過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張啟云指揮長在報告中介紹說,項目以審批模式替代原本的招標模式,以“代建+監理”模式來進行項目管理,以“設計施工總承包”的方式進行建設,并填詞《臨江仙》一首,歡迎來賓們感受“石志不渝,太行先鋒”的石太高速特色文化。

中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技術負責人龐炳維
中建路橋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董事、副總經理、技術負責人龐炳維以《山區高速改擴建不斷交前提下復合樞紐互通交通組織與安全管理實踐》為題,分享了石太高速改擴建項目在“不斷交”前提下,如何通過分階段導改實現交通通行與施工互不干擾,并通過BIM技術推演、無人機精準收方、防碰撞系統和GNSS自動化檢測系統保障施工安全,攻克復合樞紐互通施工難題,實現資源循環利用與安全高效建設的實踐經驗。

河北省交通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崔宇鵬
河北省交通建設監理咨詢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崔宇鵬以石太高速公路金良河大橋為范例,為大家詳解大跨徑多孔連續鋼筋混凝土拱橋綠色拆除施工技術。在報告中,崔經理詳細講述了金良河大橋綠色拆除過程中針對工程重難點的各項措施和具體的工藝流程。

太行城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馮雷
太行城鄉建設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總經理馮雷作報告《山區高速公路改擴建AI智造實踐應用與探索》,介紹了“AI智造”——以實際工程應用為導向,引入行業最先進的AI算法、BIM技術、物聯網技術和工業機器人等成果,結合自身實際的工程需求進行自主研發優化,通過系統性的整合,構建覆蓋工程施工全鏈條的智能化建造體系。在分析了引入AI智造的必要性以及多方面的實踐創新點后,馮總提出:“盡管有諸多挑戰,我們深知轉型并非選擇題,不論主動接納還是被動適應,AI的跨界融合正在引領時代的新浪潮。石太高速改擴建項目是個起點,后續我們會與行業各單位共同探索AI技術在施工領域的應用,共同探索建筑行業發展的新路徑。”

河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聯芳
河北省交通規劃設計研究院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聯芳的報告《石太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擴容提質方案探索與實踐》,分享了聚焦安全韌性提升、智慧化提升和綠色低碳的擴容提質方案,以及這些方案如何圍繞“低碳建設、零碳運營、全生命周期碳管理”主題,從綠色建材、固廢利用等多角度出發,來打造國內首條“碳中和”改擴建高速公路。在報告中他表示,圍繞石太高速改擴建項目,設計院開展了智慧交通、低碳資源化再生、低碳長壽命路面結構、新型光伏以及BIM正向設計五大方向的課題研究及19項山區高速公路改擴建專題研究,在全專業、全過程、精細化的降本增效理念的指引下,整個石太改擴建與最初方案降本增效將近6.5億。

河北交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閆滿囤
河北交投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閆滿囤以《數字賦能與綠色轉型:智慧高速建設創新實踐》為題與參會代表們進行了分享,報告圍繞數字賦能、綠色轉型、智慧高速三大核心,系統闡述了智慧高速建設的創新實踐。報告從政策背景與行業痛點出發,提出以“便捷、安全、綠色、智能”為目標,通過機電運維數字化、零碳收費站建設、AI數智人應用三大板塊,實現高速公路運營管理的智能化升級與低碳轉型。在談到大模型在實際應用時的經驗時,他談道:“大模型也就是一個外包團隊一樣,不能完全相信它,還得靠我們自己來決策。這里面就是說我們必須把我們公司的制度,我們運行的體系,我們收費運營的規則,包括我們運營的數據主動告知大模型,我們大模型才能逐漸的會學的更聰明一點兒,它才能真正和你交互。”

中交路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淑蘭
中交路橋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趙淑蘭最后分享了報告《公路基礎設施輕量化監測及災害預警技術》,圍繞公路基礎設施運營期的安全需求,系統介紹了輕量化監測技術的政策背景、適用場景、解決方案及實際應用案例,強調其“小切口、大作用”的特點——通過低成本、高效能的監測手段提升公路橋梁隧道的防災減災能力,避免次生災害。未來,輕量化監測技術需進一步結合政策要求與技術創新,推動其在更多場景落地,為交通基礎設施韌性提升提供支撐。
品質工程與智能建造論壇
22日下午,同步舉行了平行論壇(二)品質工程與智能建造論壇,邀請了全國各地改擴建工程專家來作分享,該場平行論壇由山東高速研究員兼道路交通委員會副會長左志武和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導,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學者兼道交委副秘書長郭猛先后主持。

山東高速研究員兼道路交通委員會副會長左志武

北京工業大學教授、博導,教育部重大人才工程青年學者兼道交委副秘書長郭猛

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衛民
廣東省交通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李衛民作了題為《修舊如新,修舊超新——廣東省高速公路改擴建品質工程智能建造創新與實踐》的報告。在報告中,李衛民總工提出“修舊如新”和“修舊超新”兩個概念:“修舊如新簡單來說的話就是能用的用,一些我們原有的設施能用的用,翻新的話就像新的一樣。如果像目前的安全度不夠,耐久性不足的,就是提出的韌性不足的,通過這個機會進行一個提升,叫修舊超新。”并在后續報告中詳細分享了基于這兩種理念的各項成果,分享了廣東省在高速公路改擴建方面的實踐經驗與創新,包括通過科技創新和智能制造提升品質工程,推動設計標準化,以及在改擴建過程中注重設施再利用與品質提升等多方面內容。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周棟梁
湖南省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總工程師周棟梁先生作了題為《湖南高速公路綠色與智慧建造的實踐與思考》的報告,系統介紹了湖南高速在綠色與智慧建造領域的創新實踐,通過BIM建管養一體化、綠色材料應用、韌性提升技術及標準化施工等體系,實現了工程建設與生態保護的深度融合,并展望了以智慧擴容、數字底座和主動管控為核心的未來技術路徑,推動行業高質量發展。主要通過創新設計、技術應用與生態實踐,實現公路建設與環境保護的和諧統一,將生態保護、資源節約和可持續發展理念融入規劃、設計、施工及運營全過程。“每一條新的交通線路都承載人民幸福夢想的理念,以綠色為底色,以智慧為引擎,在青山綠水間鋪就高質量發展之路。”

山東高速建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呂新建
山東高速建設管理集團有限公司黨委委員、副總經理呂新建以《基于時期解決的公路施工現場典型安全隱患智能監測關鍵技術和應用》為題,分享了其團隊將人工智能技術應用于公路施工安全管理的創新實踐,通過自主研發72種隱患識別算法、優化目標檢測技術及創新云邊端架構,以“安全生產數據匯聚、人工智能算法創新、智能監測系統打造”三大路徑,改變“以人為主”的隱患排查治理模式,做到全時段自動巡檢、全場景靈活覆蓋。“我們秉持著邊研發邊測試邊提高的原則,以現有的安全智能監測系統為基石,以多模態大模型為支撐,不斷探索人工智能與安全管理工作的融合發展的場景。”

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解會兵
北京交通大學土木工程學院副院長解會兵在《階梯型接縫節段拼裝梁力學性能及可靠性研究》報告中,介紹了團隊針對節段拼裝橋梁接縫力學性能開展的系統性研究:提出了考慮施工偏差的節段拼裝梁接縫直剪性能分析概率模型,揭示了多鍵效應機理;構建了彎剪復合作用下節段拼裝梁力學性能分析精細化模型,綜合考慮了混凝土剪切裂縫本構、接縫界面特征及體外預應力束滑移影響,提出了節段拼裝梁抗剪承載能力計算公式;創新性地提出了階梯型接縫構造,實現節段拼裝梁在彎剪復合作用下承載能力提升,分析了影響階梯型接縫性能的設計參數,提出階梯型接縫承載能力計算公式;分析了節段預制拼裝梁接縫位置應力場分布,揭示了節段預制拼裝梁長期變形演化規律。

河北上元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馮鳳江
河北上元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馮鳳江的報告《高速公路隧道管控數智化應用與實踐》聚焦于高速公路隧道管控的數智化應用與實踐,分享了公司在統一架構設計、隧道模型建設、管控界面優化、事件監測、節能措施以及多智能體課題研究等方面的創新成果與發展方向,展示了其在推動智慧高速建設中的積極探索與實踐。

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項目指揮長劉發
江蘇省交通工程建設局項目指揮長劉發以《品質彰顯匠心,智造引領未來——京滬連淮高速公路改擴建探索與實踐》為題作報告。劉發指揮長在報告中介紹了京滬擴建項目、連淮擴建項目中面臨的各項主要難題,以及針對這些亟待攻克的難題相應的軟基處理、路基路面、橋梁工程、交通組織和環保管控等方面的關鍵技術,分享了數字化管理和智能化檢測方面的探索與實踐,致力于引導交通行業工業化建造產業模式落地,聯動地方支撐建立產業化基地;驅動國產化裝備研發升級,布局一線產業人新型業務培訓,智能建造技術及無人化轉型革新突破,樹立江蘇高速數字化行業標桿,助力打造新一代“蘇式交建”品牌。

中咨泰克交通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產品與信息化事業部技術管理部經理周亞偉
中咨泰克交通工程集團有限公司產品與信息化事業部技術管理部經理周亞偉分享了報告《孿生視界,智管隧安——基于數字孿生的智慧隧道管理平臺應用與實踐》,詳細介紹了數字孿生技術在智慧隧道管理中的應用,包括其技術方案、功能亮點及實踐成果,展示了該技術如何提升隧道安全性和運營效率,為行業提供“平戰結合”的智能化解決方案。
現場考察:石太高速改擴建示范項目探訪
23日上午,石太高速公路改擴建工程現場迎來了近 200 名行業代表的參觀考察,一系列創新技術和實踐經驗得以直觀呈現,考察內容豐富且深入,涵蓋多個關鍵項目,充分展示了石太高速改擴建工程在技術創新與實踐應用方面的卓越成就。
← 考察圖集滾動播放中 →
1. 山區高速改擴建品質提升技術
代表們首先考察了平縱線形調整技術標準提升示范段。作為河北省首條山區重載高速公路,石太項目通過優化設計將原60km/h的設計速度提升至80km/h(小客車100km/h),并創新應用“胎普力”新型路用粘結料,其高溫穩定性和抗車轍能力顯著優于傳統材料。
2. 交旅融合與智能建造實踐
在交旅融合示范段,代表們參觀了高速公路與旅游景區的無縫銜接設計,以及瀝青路面智能無人化協同碾壓施工系統。該系統通過自主探測、決策和行駛能力,實現了施工過程的全自動化,大幅提升了施工效率和質量。
3. 多樞紐復雜互通提質擴容
最后,代表們考察了井陘、南繞城、平贊復合型樞紐互通改造項目。
井陘、南繞城、平贊復合型樞紐互通改造在不斷交情況下進行,需克服交通導改繁瑣、施工復雜,石方開挖量大、運輸條件差,施工區域狹小、安全風險高,樞紐互通施工復雜、工期緊張等諸多不利因素,其中贊皇方向導改與保通是最復雜、影響工期的關鍵控制點。同時實施過程中既涉及多次交通導改,又有高邊坡施工,為保證邊坡開挖安全,通過傾斜攝影等各類數字化應用,建立了五級安全綜合立體防護體系,保障了運營高速的行車安全,實現多樞紐復合樞紐互通提質擴容。
河北交投集團自主研發的世界首套瀝青路面原位冷再生成套裝備引起廣泛關注,該技術可節省養護費用30%以上,減少碳排放50%以上,突破了國外技術壟斷。
此次考察活動充分展示了石太高速改擴建項目在技術創新、綠色低碳和智能建造方面的突出成果,為行業提供了可借鑒的實踐經驗。
想了解更多會議信息,下載部分同意分享的專家課件,請關注本號后續更新。
近期活動跳轉






本文由“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道路交通委員會”發布
歡迎留言、分享、點贊
轉載、投稿、咨詢
郵箱:daolujiaotong2024@163.com
小編微信:daojiaowei123
掃碼關注公眾號

期待成為您的助手、伙伴、知音、家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