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24日 來源: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
12月24日,2016年之江科學論壇——大型跨海工程的智能監測及防災關鍵技術研討會在杭州順利舉辦。本次論壇由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辦,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中國公路學會、浙江省公路學會協辦,浙江工業大學承辦。浙江省科技廳廳長周國輝、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秘書長茅玉麟、中國公路學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劉文杰、浙江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任忠、原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院長李興華、浙江工業大學校長蔡袁強、浙江省自然科學基金辦主任吳正光、浙江省公路學會秘書長陳菊根等領導專家出席了大會。
大會開幕式由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2015年度“茅以升科學技術獎——橋梁青年獎”獲得者、浙江工業大學建工學院教授級高工、副院長郭健教授主持。周國輝廳長在開幕式致詞中講到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和橋梁技術的發展,未來橋梁的建設一定會更加先進、更加智慧、更具文化,希望橋梁設計者在保證橋梁的功能性、安全性、便利性的前提下,同時考慮如何與周邊的環境更加和諧,如何更具觀賞性和觀光性,體現更多的中國文化、中國元素、地方文化、地方元素。茅玉麟秘書長在致辭中講到茅以升先生愛國、奮斗的一生,并介紹了北京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開展的科技獎勵、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科普教育及錢塘江大橋通車80周年紀念等活動。
本次之江科學論壇邀請的9位橋梁與結構工程領域的專家學者作了大會報告。歐進萍院士報告:“交通基礎設施全壽命健康監測與安全評定”;澳大利亞工程院院士、國家“千人計劃”入選者、教育部長江學者講座教授、國家杰出青年基金(海外)獲得者、澳大利亞科廷大學教授Hong Hao報告:“Analysis, Assessment and Mitigation of Barge Impact and Blast Load on Bridge Structures”;中國系統工程學會交通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委員、中國公路學會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原交通運輸部規劃研究院院長、同濟大學交通學院李興華教授報告:“國際交通戰略前沿與未來交通科技”;港珠澳大橋管理局總工程師蘇權科教授級高工報告“港珠澳大橋主體工程的關鍵技術及發展”;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同濟大學橋梁工程系主任孫利民教授報告:“大跨度橋梁結構性能監測與分析”;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國家杰青獲得者、哈爾濱工業大學李惠教授報告:“基于深度學習的橋梁狀態評估方法”;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合肥工業大學土木與水利學院院長任偉新教授報告:“橋梁健康監測的幾個基本問題與進展”;國家杰青獲得者、浙江大學建筑工程學院院長羅堯治團隊報告:“大跨度空間結構監測技術研究與應用”;浙江工業大學建工學院教授級高工、副院長郭健教授報告:“跨海大橋智能化及全過程防災理念”。
參會代表與專家們進行了深入的交流,探討了學術前沿和大工程面臨的技術瓶頸,此次大會將有力推動大型跨海越江工程的智能監測及防災控制關鍵技術的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