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7月3日至7月12日,應臺灣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的邀請,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組團赴臺灣參加了“2007年海峽兩岸軌道交通及土木工程合作交流活動”,并參觀訪問了臺灣高鐵、臺北和高雄捷運以及有關高速公路管理部門。在雙方互相信任和良好合作下,活動取得了圓滿成功。通過訪問和交流,加強了雙方的交流和溝通,建立了聯系和信任。

 一、交流活動概況
      本次交流活動代表團,由鐵道部總工程師何華武任團長,鐵道部、京滬高速鐵路公司籌備組、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中交公路規劃設計院、中國土木工程學會、江蘇潤揚長江大橋建設指揮部、南京第三大橋建設指揮部、西南交通大學、清華大學等單位的27位成員參加。
  
      7月4日,代表團訪問了臺北捷運工程局,了解臺北捷運工程規劃和建設情況,并參觀了施工工地。7月5日,訪問了臺灣高速鐵路公司,聽取了臺灣高速鐵路的介紹。在臺期間,搭乘高鐵由高雄左營站至竹北站,并參觀了左營、新竹車站,左營車站高雄捷運連接工程施工現場,三號公路高屏溪橋斜張橋等工程。7月6日,在臺灣中央大學工學院召開了“2007年海峽兩岸軌道交通及土木工程學術研討會”,會上,海峽兩岸的專家在會議上交流了10篇論文,內容涉及鐵路、公路、城市軌道交通工程等。研討會得到了臺灣土木工程學術界的廣泛重視,有近200名相關人員參加。7月9日,代表團訪問了臺灣潤泰集團,雙方進行了座談交流。
  
  
 二、交流活動體會
 1.臺灣高速鐵路建設管理過程中,設置了多層次、嚴格的設計檢核程序,非常重視設計界面核施工界面的審核,對于保證設計質量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當前大陸鐵路客運專線大規模開展建設,在建設管理方面,特別是設計管理值得借鑒臺灣高鐵的經驗,采用國際設計咨詢核監理的同時,應該進一步加強施工圖審核工作,重點仔細審查設計接口細節、工程措施核數量。
  
 2.通過十天的學術研討、考察和參觀,我們對臺灣的發展,特別是土木工程建設留下了深刻印象,土木工程建設管理規范,且與國際接軌良好,比如高雄地鐵、高速鐵路的施工和管理有世界上5-6個國家參加,而且地鐵、一般鐵路、高速鐵路、高速公路集中于一個車站大廈,旅客換乘、交通管理等便捷有效,這些都值得我們借鑒。

 3.科技是無國界的,但創新是永恒的話題。這次訪問,臺灣工程界在創新方面的成果及其相關的努力給大陸代表團成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特別是潤泰集團,在看似簡單的橋梁樁基和墩柱的鋼筋骨架的機械化施工和裝配式施工方面的創新意識和系列成果,說明只要有心,都能創造奇跡。
    在臺灣期間,代表們還與當地技術人員認真交流,親切交談,提出大量專業性問題與建設性意見。臺方提出回訪青藏鐵路的請求,代表團團長何華武總工表示同意接待。據此,我會邀請臺灣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組團于2007年8月25日至9月2日來大陸參觀考察,進行學術交流,并重點考察青藏鐵路工程建設,增進臺灣工程技術人員對祖國大陸土木工程先進技術和青藏鐵路建設偉大成就的了解。
  
      此次交流活動對促進海峽兩岸學術交流、提高互訪人員的科研水平,推動兩岸友好往來以及增進海峽兩岸人民的友誼有著積極的作用。7月12日的告別晚宴上,臺灣專家說:“彼此的交流勘稱典范,要永遠發展下去”。兩岸同仁共唱“龍的傳人”并相約2008北京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