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12—21日,應臺灣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的邀請,由上海市政院林元培院士為團長,大陸的交通、鐵路、公路、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等12個單位組成的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訪問團一行21人,赴臺參加了“2012年海峽兩岸土木工程及軌道交通學術交流活動”。
 
 
      訪問團與臺灣同仁就高速鐵路、城市軌道、高速公路、工程咨詢、人才培養、企業發展等方面問題進行了廣泛交流,取得了良好效果,達到了預期目的。12日下午,訪問團抵達金門,在金門大橋現場進行實地考察,與金門大學教授們做了深入交流。大橋建成后將成為臺灣地區最長的跨海大橋,對大、小金門島的緊密聯系起到重要推動作用。
 

   14日,主題為“兩岸之土木水利工程技術發展與實務”的“2012年海峽兩岸土木工程及軌道交通學術交流研討會”在臺灣科技大學召開。
 

      會上,6位土木工程及軌道交通領域的專家學者作了精彩報告。兩岸同行就上海盧浦大橋設計與施工、2D水利工程多功能軟件SEC-HY21之應用、西格二線關角隧道施工防排水技術、臺北捷運過河段所遭遇的困難與對策、鐵路鋼橋的最新研究、鋼橋吊裝新工法等方面問題進行了大會交流。下午會議還就“兩岸土木工程之合作與資質問題”進行了交流和座談。這些交流使與會者深入了解了海峽兩岸土木工程及軌道交通技術發展、建設進程和學術研究前沿。會上,兩岸高校代表還就土木工程專業卓越工程師教育培養計劃進行了深入交流。
      會后,團員們表示,臺灣基礎設施比較完善,結構設計精細,注重橋梁與人文環境的協調,防排水處理巧妙;施工過程中,注重環保,且工程項目的立項研究比較全面,投資呈現多元化等,對此深得啟示。
15日,訪問團搭乘高鐵實地參觀考察了列車運行情況和臺中車站。臺灣高鐵全長345km,于2007年全線正式通車,圍繞讓人們都能感受到“有高鐵真好”的氛圍,臺灣高鐵公司全方位打造優質的營業服務,除了便捷的路線班次、多元的購票服務、貼心的列車服務、便利的轉乘接駁外,周全的車站設施和服務設計給團員們留下深刻的印象。

 
 
       17日,訪問團抵達高雄,參觀考察中國(臺灣)鋼鐵公司,并參加“2012兩岸產業界座談會”,圍繞 “鋼鐵及鋼結構、軌道及車輛、造船及船運、土木及營造”四大主題,兩岸分別就各自的現狀進行了交流和對話。交流中認為,大陸的鋼結構制造成本低于臺灣,焊接技術人員相對充分;軌道和車輛等市場龐大。兩岸各自有其特點,互通往來很有意義。
      臺灣通訊社、經濟日報、工商時報、華文專業鋼鐵網等多家媒體報道了此次“2012兩岸產業界座談會”交流活動,臺灣經濟產業策進會王鐘渝會長在采訪中表示“十分敬佩茅以升先生在橋梁工程的成就,但最讓人景仰的是除了技術之外濃濃的愛國情懷和敬業精神,這次的交流不僅僅是技術上的學習更是精神上的傳承。”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茅玉麟秘書長表示“基金會兩岸學術交流活動開展12年來,第一次在臺南與產業界進行交流,基金會愿意為兩岸產業界的長期合作與發展搭建交流的平臺。”臺灣報道中還紛紛寫到“兩岸此項合作交流一旦正式啟動,臺灣產業界預期未來可望帶動相關鋼材、鋼結構、橋梁工程、軌道車輛等相關行業巨大商機及合作前景。

 

   赴臺期間還參觀了捷運工程、高鐵控制中心、六號高速公路高架新建工程、臨海公路的高屏橋梁工程(斜張橋),并進行了實地交流。團員們表示臺灣的高鐵正與公交、輕軌、民航構成綜合交通體系,以人為本,方便旅客,注重運營管理、營銷策劃和創利前景,值得內地高鐵運營管理部門參考借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