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7年8月,以臺灣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理事長楊永斌為團長的考察團一行46人,赴青藏鐵路參觀考察。
2007年8月24日,以臺灣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理事長楊永斌先生為團長的臺灣考察團一行46人抵達北京。當晚,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設宴為臺灣同胞接風,基金會副主任孫永福院士、鐵道部總工程師何華武、基金會副主任王麟書、青藏辦副主任朱振升、基金會秘書長茅玉麟等出席了宴會。
8月25日,臺胞考察團飛抵西寧,受到了青藏鐵路公司的熱情接待。上午參觀了美麗的青海湖,下午雙方進行了關于青藏鐵路建設的座談會,就解決青藏鐵路的建設中“高寒缺氧、多年凍土、生態脆弱”三大世界級工程難題進行了座談。專家從籌劃——設計——研發——施工——營運的情況做了介紹。臺灣代表們熱提問題,如營建發包及施工、凍土與行車安全、鋼軌及扣件材料的耐沖擊度、環境保護與住民溝通、工程報道與形象等對比。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并預約車途上再續。當晚,鐵道部青藏辦、青藏鐵路公司主要領導宴請了臺胞考察團。
8月25日,臺胞考察團飛抵西寧,受到了青藏鐵路公司的熱情接待。上午參觀了美麗的青海湖,下午雙方進行了關于青藏鐵路建設的座談會,就解決青藏鐵路的建設中“高寒缺氧、多年凍土、生態脆弱”三大世界級工程難題進行了座談。專家從籌劃——設計——研發——施工——營運的情況做了介紹。臺灣代表們熱提問題,如營建發包及施工、凍土與行車安全、鋼軌及扣件材料的耐沖擊度、環境保護與住民溝通、工程報道與形象等對比。進行了熱烈的討論,并預約車途上再續。當晚,鐵道部青藏辦、青藏鐵路公司主要領導宴請了臺胞考察團。

臺灣同仁在西寧青藏鐵路公司聽取專家介紹青藏鐵路建設情況。
8月27日,臺胞考察團乘火車從西寧出發,正式開始了對青藏鐵路的考察。基金會請青藏辦朱振升主任隨行,一路上向大家介紹了青藏鐵路沿途的防沙技術、多年凍土的保護以及可可西里地區的生態環境保護等。臺胞們不斷感嘆著這條“天路”的神奇,而車窗兩側不停變幻的綺麗風光更是讓大家沉醉。當行至唐古拉山時,臺胞們不約而同地熱烈歡呼,高喊我們在地球的最高點——5231m!抵達拉薩后,考察團先后參觀了布達拉宮、大昭寺、扎什倫布寺、羊卓雍錯湖和羅布林卡夏宮等景點,他們以驚奇、感慨、自豪的心情拍攝了成千上萬的照片。2007年9月1日,臺胞們與基金會的工作人員依依惜別在《天路》優美的歌聲中。
臺灣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考察團回臺后,在其期刊《土木水利》頭版頭條刊登了“青藏鐵路之旅”,專欄用34頁的篇幅刊登了110多幅照片和5篇感言,感人至深。此次赴青藏鐵路考察是一次生動的愛國教育活動,不僅為兩岸工程技術人員提供了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而且使臺胞們親身感受了大陸工程技術人員在世界屋脊建設鐵路的勇于創新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親眼目睹了祖國傳統文化遺產所展現的輝煌,這一切深深地印在臺胞的心中。考察活動在青藏鐵路沿線進行,環境雖然復雜,但因措施有力,使臺胞安全返臺,達到目的,圓滿成功。這使海峽兩岸的科技交流提升到一個新水平、新高度,使兩岸科技人員的感情和友誼進一步加深。
臺灣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考察團回臺后,在其期刊《土木水利》頭版頭條刊登了“青藏鐵路之旅”,專欄用34頁的篇幅刊登了110多幅照片和5篇感言,感人至深。此次赴青藏鐵路考察是一次生動的愛國教育活動,不僅為兩岸工程技術人員提供了一個溝通、交流的平臺,而且使臺胞們親身感受了大陸工程技術人員在世界屋脊建設鐵路的勇于創新和無私奉獻的精神,親眼目睹了祖國傳統文化遺產所展現的輝煌,這一切深深地印在臺胞的心中。考察活動在青藏鐵路沿線進行,環境雖然復雜,但因措施有力,使臺胞安全返臺,達到目的,圓滿成功。這使海峽兩岸的科技交流提升到一個新水平、新高度,使兩岸科技人員的感情和友誼進一步加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