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月1116日,應臺灣土木水利工程學會的邀請,由中國鐵建股份雷升祥總工程師為團長,由中國鐵路總公司同濟大學等中國大陸土木工程設計施工、科研和高等院校組成的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訪問團一行25人赴臺參加了“海峽兩岸土木工程及軌道交通學術交流活動”。本次活動包括“軌道交通綠色土木技術創(chuàng)新研討會”,臺灣土木工程及綠色建筑實地考察、交流。

一、順利召開“軌道交通綠色土木技術創(chuàng)新研討會”

    12月12日,海峽兩岸“軌道交通綠色土木技術創(chuàng)新研討會”在臺灣大學召開,會議主題為“軌道交通建設與綠色建筑”。會上,大陸專家盛黎明、龔維明、錢增志、徐棟,臺灣專家楊宗翰、沈景鵬、陳瑞文7位專家做了精彩報告。會議圍繞中國大陸高速鐵路軌道技術、臺北捷運及綠色建造技術等問題進行了深入交流與研討,使與會者深入了解了海峽兩岸土木工程及軌道交通技術發(fā)展、建設進程和學術研究前沿。

二、參觀臺北火車站、長途汽車轉運站

    訪問團實地考察了臺北轉運站候車廳、車輛運行站、車輛智能化管理系統(tǒng)及商業(yè)住宅空間。轉運站與高鐵、捷運、商業(yè)無縫對接,實現(xiàn)了智慧控制、功能多元、精致服務,創(chuàng)造換乘便利及舒適性。在招商模式、設計模式、運營等方面對今后國內高鐵站的規(guī)劃、設計均有非常現(xiàn)實的借鑒意義。

 

三、臺灣清水混凝土建筑建造技術考察

    為了解臺灣地區(qū)綠色建筑及綠色建造技術,訪問團現(xiàn)場參觀了臺灣大學政治學院教學樓,這是一棟清水混凝土建筑,混凝土一次澆注成型,不做任何外裝飾,直接采用現(xiàn)澆混凝土的自然表面效果作為飾面。該棟建筑表面平整光滑、色澤均勻、棱角分明、無碰損和污染,顯得十分天然,莊重。整棟建筑的裝飾簡潔、明快,減少大量裝飾材料的使用,縮短了工期,也節(jié)約了大量勞動力,符合國內綠色建造的理念。

 

四、臺北兆如養(yǎng)老中心考察

    隨著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劇,養(yǎng)老產業(yè)成為社會關注熱點,創(chuàng)新多元化的養(yǎng)老模式,解決在創(chuàng)新養(yǎng)老模式中所遇到的各種問題,將成為一項重大的課題和工作為更好滿足老齡人口的需求做出切實可行的行動,問團考察了由臺北公辦民營的兆如老人養(yǎng)護中心,其領域包括日間照顧中心、安養(yǎng)部、養(yǎng)護部,特點中心努力營造家的氛圍,服務精細。

 

五、臺北高鐵站、高雄高鐵站考察

    訪問團一行搭乘臺灣高鐵,實地感受運行狀況等。臺灣高速鐵路是連接臺灣的臺北市與高雄市之間的高速鐵路系統(tǒng),貫通臺灣西海岸,高鐵客站非常注重人性化設計與精細化服務。客站內多區(qū)域設置自動售票機,方便旅客購票在車站設置有旅客服務臺、哺乳室等,靜態(tài)標識方便實用,為旅客提供各種服務。候車大廳屋蓋結構采用大跨度鋼桁架,沒有吊頂,客站裝飾材料不追求高、大、尚,但風格簡潔明快,工藝細致精良。

此次交流活動得到了臺灣大學、臺灣土木水利工程學會、臺灣世曦工程顧問有限公司、亞新工程顧問公司、恒安照護集團等多家單位的支持,對兩岸工程界提升技術水平起到了積極作用。在與臺灣同行深入交流的基礎上,此次臺灣之行也為團員們提供了互相了解、互相交流、互相學習的平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