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以升是我國著名的教育家,從1921年至1952年,先后從事教育事業三十余年。歷任唐山交通大學、北洋大學等院校的教授、校長。他倡導“學而時習之”的教學方法,先后發表了很多論述改革和發展我國工程教育的論文。數十年來,茅以升教育培養出一大批人才。真是“桃李滿天下”。
      茅以升積極倡導科普教育,把科普看做中國通向現代化的橋梁,主張科研和科普相應發展。他寫了大量科學性強、文字生動的科普文章,是國內外知名的科普作家。他特別關心青少年的成長,不辭辛苦,嘔心瀝血,引導青少年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獻身祖國的科學事業。

科普先驅—茅以升

 

1963年3月,毛澤東在北京西郊會堂接見出席全國農業科技會議代表時,
對茅以升說:“你寫的《橋話》我都看了,寫的很好,你不但是科學家,還是文學家呢!”

1978年7月,茅以升出席北京科普創作協會成立大會,發表講話。

1981年,茅以升所著《沒有不能造的橋》獲國家四單位聯合舉辦的新長征優秀科普作品一等獎。

1986年2月,茅以升成為《科普創作》雜志封面人物。

茅以升十分熱愛與青少年在一起,向他們傳授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