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金會第一副主任孫永福院士摘取中國科技“皇冠”上的“明珠”
|
![]() 中共中央、國務院于1月9日上午在北京隆重舉行國家科學技術獎勵大會。黨和國家領導人胡錦濤、溫家寶、李長春、習近平、李克強出席大會并為獲獎代表頒獎。人民大會堂大禮堂里燈火璀璨,鮮花競艷,氣氛莊重而熱烈。上午10時,大會在雄壯的國歌聲中開始。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中央軍委主席胡錦濤首先向獲得2008年度國家最高科學技術獎的中國工程院院士、北京市神經外科研究所所長、北京天壇醫院名譽院長王忠誠,中國科學院院士、北京大學教授徐光憲頒發獎勵證書。在熱烈的掌聲中,胡錦濤等黨和國家領導人向獲得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特等獎、國家自然科學獎、國家技術發明獎以及其他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的代表頒獎。
孫永福副主任主持的青藏鐵路項目獲得了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特等獎。該獎項授予在應用推廣先進科學技術成果,完成重大科學技術工程、計劃、項目等方面,做出突出貢獻的公民、組織。2008年度國家科學技術進步獎授獎項目254項,其中特等獎3項。在項目主要完成人員中,孫永福院士名列第一名,基金會常委吳克儉、劉志遠;基金會橋梁委員會委員劉輝、秦順全;歷屆茅以升科學技術獎——鐵道工程師獎獲獎者冉理、張曙光、包黎明、任少強等榜上有名。在此,向他們表示衷心地祝賀。
青藏鐵路建設曾面臨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三大世界性工程難題。解決這些難題,世界上沒有現成的經驗。青藏鐵路項目通過科技創新,開展大量科學試驗,取得一系列重大成果,為進行多年凍土施工、發展高原醫學事業、保護生態環境積累了寶貴經驗。而且,這些成果已經或將要應用在哈爾濱-大連、拉薩-日喀則等鐵路建設項目中。此外,青藏鐵路首次實行項目法人責任制,創新建設管理理念,推行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一體化管理體系,創新了公益鐵路的建設管理模式。
孫永福院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我們最重要的自主創新成果體現在對多年凍土工程理論和成套技術的創新上,也包括我們對高原衛生保障體系的建設,以及高原環境保護這些方面做出了努力,創造了成績。青藏鐵路多年凍土工程的應用,將來主要是西藏、新疆、青海有一些凍土地區的工程,包括東北一些有凍土的地方,另外高原的衛生保障、環境保護等可以在更多的范圍、更多的工程得到應用。”
茅以升科學技術獎——鐵道工程師獎獲獎者、中國鐵建中鐵第一勘察設計院副院長、總工程師冉理介紹說:“青藏鐵路是中國本世紀初建成的重大民生工程之一,它完全依靠自主創新,實現了5個方面的11項技術創新。在公眾最為關注的環境保護與恢復技術方面,青藏鐵路在國內首次系統開展了鐵路沿線野生動物遷徙習性研究,修建了100多公里的動物通道;創新了我國在高海拔地區的植被恢復研究和工程實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