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來賓、各位同志:
       上午好!
       國際橋梁與隧道工程技術高峰論壇暨茅以升先生誕辰115周年紀念大會今天在 美麗的山城重慶開幕,我代表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向出席本次論壇和紀念大會的海內外專家學者、各方面人士表示誠摯地感謝,并致以崇高地敬意。
中國是一個橋梁與隧道工程大國。新中國成立后,特別是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橋梁與隧道工程快速發展,日新月異。建成了當今世界跨徑最大的斜拉橋——蘇通大橋,拱橋——朝天門長江大橋,梁橋——重慶石板坡大橋,建成了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膠州灣跨海大橋;還建成了長達18.02公里的公路隧道——秦嶺終南山隧道。目前,中國的發展仍處于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和挑戰期,一大批世界級的橋隧工程仍然在建或處于規劃期間。今天舉辦這個論壇,就是要展示和交流我們在橋梁與隧道工程方面取得的成就,研究解決橋梁與隧道工程發展面臨的新問題,把橋梁與隧道工程事業提高到一個新水平。我相信,本次論壇一定能夠實現這一既定目標,取得圓滿成功。
       重慶素有橋都之稱,是一座山環水繞、橋隧連接的美麗的國際大都市。改革開放以來,特別是成為直轄市以來,重慶發生了令世人矚目的歷史性變化,取得了前所未有的輝煌成就。重慶既有橋梁千余座,是解放初期的30倍。萬州大橋、巫山大橋、長江復線橋、菜園壩大橋、朝天門大橋先后創下了相關專業領域五個世界第一。重慶是中國橋隧工程建設的縮影。我相信,本次論壇選在重慶舉行,定能使與會專家、來賓更直觀、更深切地感受到中國橋隧所取得的偉大成就。
   茅以升先生是中國現代橋梁工程的奠基人,著名的科學家、教育家、社會活動家。74年前,他在錢塘江上建起了第一座由中國人自己設計和建造的公路鐵路兩用大橋,開創了現代中國橋梁工程的新紀元。他先后擔任5所大學的校長、教授,為國家培養了大批土木工程人才,中國一些著名橋梁的設計建造者都曾師從于他。他長期擔任全國政協、中國科協、中國土木工程學會等社團的領導職務,為推動中國橋隧工程技術乃至整個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本次國際橋梁與隧道工程技術高峰論壇召開,恰逢茅以升先生誕辰115周年。兩項活動合在一起,旨在彰顯:茅以升先生開創的中國現代橋梁事業在改革開放的今天正在發生日新月異的變化,取得舉世矚目的成就;我們要繼續弘揚茅以升先生愛國、科學、奮斗、奉獻的偉大精神,在祖國的江河上架設更多精美絕倫的人間彩虹,為實現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做出更大貢獻。這是我們對茅以升先生的最好紀念。
       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是由茅以升先生生前擔任過職務的十幾個單位于1991年發起成立的,旨在繼承茅以升先生的遺志,通過開展科技獎勵、學術交流、人才培養、科普教育等活動,推動中國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基金會成立20年來,在以上諸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顯著成績,受到國家有關部委的表彰,也贏得了社會有關方面的大力支持。我希望社會有關團體、人士對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繼續給予大力支持和幫助,與我們攜手共進,為中國科技教育事業的發展做出更大貢獻。
本次國際橋梁與隧道工程技術高峰論壇暨茅以升先生誕辰115周年紀念大會是由中國工程院、重慶市人民政府、國家外國專家局和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聯合主辦的。作為中國工程科學技術的最高學術機構,中國工程院為保證本次論壇的高品位、高質量做了大量工作;作為本次論壇的東道主,重慶市人民政府為論壇的順利舉行提供了大量人力、物力、財力支持和最好的服務。為此,我代表茅以升科技教育基金會向中國工程院和重慶市人民政府及國家外國專家局表示衷心地感謝并致以崇高的敬意。
       祝國際橋梁與隧道工程技術高峰論壇暨茅以升先生誕辰115周年紀念大會取得圓滿成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