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喜剛主任委員、茅玉麟秘書長、嘉賓李守善、羅玲及委員等60余人參會。盛黎明副主任委員主持。
茅玉麟秘書長首先發表了致辭,簡要介紹了橋委會發展歷程和近年活動情況,并講述了基金會公益橋事業的發展。張喜剛主任委員為新增聘的劉小輝等10位委員頒發了證書。趙君黎副秘書長對橋委會2017年工作進行了總結匯報,并介紹了橋委會財務收支情況和2018年工作計劃。
會上,各位委員對橋委會工作進行了討論,并提出了諸多好的建議。盛黎明副主任委員希望大家在茅以升公益橋方面建言獻策,凝聚愛心,將茅以升公益橋事業發揚光大;何一東委員建議在西北山區建設茅以升公益橋以解決小孩過河上學問題;羅玲大師表示科技發展向人工智能化發展,需要我們迎接新的挑戰;李守善大師希望橋梁精英們把橋梁技術與現代技術融合起來,盡快實現從橋梁大國走向橋梁強國。
張喜剛主任委員希望橋委會牢記使命,并提出三個方面建議:
1)發揮好平臺作用,在平臺上充分溝通交流尋找合作。橋委會秘書處應加強策劃,結合需求開展專題學術研討活動,逐漸增加國外專家報告人數;
2)牢記茅老精神,除專業技術外,還要發揮橋委會社會化作用。不斷傳承文化精神,做好小橋工程、社會教育、大學生競賽、教育等活動,橋委會要積極配合給予支持響應,同時做好人才舉薦工作;
3)在新的時期和階段需要我們靜下心來思考如何去做。希望橋委會各位專家能夠發揮作用。換屆前,除了要總結橋委會十余年的工作,還需做好未來活動的總體規劃。
為加強年會學術交流氛圍,何一東、張永濤、劉曉光、王春生、馮良平、劉高、趙君黎分別帶來了美國橋梁規范和新技術概述、中國橋梁施工技術發展及展望、鐵路橋梁智能建造關鍵技術、鋼橋疲勞研究新進展、橋梁智能管養技術研究與實踐、橋梁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的建設與新發展、第35屆國際橋梁大會(IBC)中國主題年活動介紹等精彩報告,為委員傳遞了行業新技術和最新發展動態。
年會雖短暫但務實,每個報告都精彩紛呈,切中時下熱點問題。年會的順利召開為委員建立了聯系的紐帶,互信的橋梁,并為橋委會未來的發展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