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來自全國各地以及美國、意大利、日本等國家的90余位專家學者出席會議。會議交流了國內外在古橋保護技術和適度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并重點探討了中國古橋申報世界遺產的可行性及策略。美國肯塔基大學Issam Harik教授、日本早稻田大學土木與環境工程學院依田照彥教授、意大利威尼斯托東區文物建筑總監Andrea Alberti教授和東南大學丁漢山教授、浙江大學項貽強教授、福州大學陳寶春教授、古橋專家羅關洲先生等12位專家做了精彩報告。正式出版了“2010年古橋研究與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論文集”。

古代橋梁是凝聚古代文明的實證遺跡和重要標志,是研究人類文明和科技發展史的寶貴材料。古代橋梁中的很大一部分還是世界各民族人民引以自豪的古代文明杰作。但是,伴隨著社會的發展,這些古橋正在以驚人的速度在大量消亡,即使是列入各級文保單位的古橋,也面臨不當修繕和建設性破壞的威脅。古橋的保護工作亟待加強。由于古橋保護與交通發展、與城鎮規劃、與社會發展的矛盾比較突出,保護難度極大。古橋研究與保護國際學術研討會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下順利召開。相信,大會對營造古橋保護的社會氛圍、對提升古橋研究與保護的學術風氣將大有裨益。
會議期間,舉辦了豐富多彩的橋梁圖片展;與會專家們還實地考察了南京具有代表性的古代橋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