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 唯

   橋梁技術的成就,不僅是一個地區文化發達的象征,更從一個側面反映了當地的經濟發展狀況。福建現存古代石梁橋最早可追溯至唐朝,進入宋代,隨著福建社會經濟的迅速發展,福建各地也進入到修路造橋的一個高峰期,特別是由于泉州港的崛起,泉州成為世界最大的貿易港口之一,宋代泉州橋梁建設也得到蓬勃發展,大批大型石梁橋的建設就充分體現了這種需要,建橋數量之多,工程之大、水平之高均達到頂峰,其中洛陽橋是世界上最早的海港大橋,安平橋是古代世界最長的石橋;明朝時期由于福州港琉球朝貢貿易的繁盛,為了使商旅貨物得以暢通,必需不斷改善相關港口周邊的陸路交通環境,又促成河口萬壽橋、迥龍橋等幾座與此相關的石梁橋的重修。可以說,泉州和福州兩地的許多古代石梁橋都是與港口建設相輔相成的,其中自然也包括與海外貿易存在千絲萬縷的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