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國楨

   料石干砌的古石橋以石構件構筑成橋的。匠師在構件與構件的結合處設置了槽結合與隼卯結合使之相互聯結緊密,相互制約不能移位。增加了整體性,精到的制作工藝又增加抵抗外力、自然風化的能力,是古石橋能夠永久的原因之一,也是古石橋結構技術的特點之一。

   本人通過對上虞古石橋的調查與研究,發現上虞古石橋中的槽結合與隼卯結合有以下:

    1、開口槽,條石或板材的邊緣開一深度較小的口子,口子的尺寸正好裝入被結合構件的端部,使結合構件鎖定在槽內不能位移。

    2、嵌腳槽,設置在大構件表面上平面尺寸與其上構筑構件端截面尺寸,或隼頭截面尺寸相等的淺槽,此槽把其上構筑構件底端鎖固在槽內。

    3、墩臺天盤石的陰槽,設置在墩臺帽石底面的淺槽,其尺寸正好裝入下部構件端截面,使下部構件鎖定在槽內。

    4、整長正口槽,石梁的上邊棱鑿去一個小矩形,以作擱置橫板組成梁板結構橋梁體系。

    5、空箱式橋臺構造中的槽結構,空箱橋臺以大板構筑,其丁板、底板上設淺槽,以嵌入側板四周。

    6、空箱式橋臺豎直棱線處的結合,丁板與側板間以對角線斜截面結合互為制約的一種結合。

    7、舌隼結合,用于接長條形板材的隼卯結合。

    8、抽屜隼與隼孔的結合,常見在欄柱與欄板、鼓石間的隼卯結合,隼頭設在欄板、鼓石與欄柱的接觸面上,而隼孔設在欄柱的對應位置。

    9、“T”形截面欄柱與欄板的結合,這是一種明槽結合,以“T”截面的欄柱把欄板固定在兩欄柱間,有的橋還加上抽屜隼與隼孔結合。

    10、梁隼與墩臺的結合,把石梁前后擱置端底面鑿去3至5厘米,使之架梁后嵌入前后墩臺帽緣口,使之墩臺順橋向因梁的阻隔不能俯仰常見于石壁墩臺石梁橋。

    11、實體式條石砌筑墩臺豎直棱線處平面隼結合,往往設在常水位上下三皮條石側墻條條端頭與臺面橫石間,以使互相制約,以抵抗行船擦碰帶離構件,也有成齒形的隼卯結合。

    12、丁石的狗項頸結合,用在橋臺左右側墻的長度略大于兩側墻間距的長丁石端頭,每端留出3~5厘米后,其截面鑿制縮小段形成狗項頸,每層條石中間隔,錯位構筑,狗項頸長度使之等于側墻條石之厚度,構筑后起到嵌死左右側墻之間距。

    13、鏈鎖拱石橋中鎖石中設隼孔,而鏈石端設隼,使隼與隼孔相合成鉸,是暗式隼卯結合。

    14、欄柱與石梁間的槽結合,欄柱與石梁相合處鑿去梁厚高度,厚度3~5厘米,構筑后起到欄柱卡死橋梁的作用。

    15、石梁間的鐵鍵結合,鐵鍵成束腰形,相鄰石各鑿制鐵鍵安裝孔,架梁打入鐵鍵使石梁橋面整體化,屬半隼明式結合。

   欲詳見結構,用途,范例請閱讀全文。